薪酬管理的原则,系统化五要素




[size=0.882em]薪酬水平是评判体系好坏的重要依据,但并非唯一的依据。薪酬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
[size=0.882em]要素一:以策略背主线
[size=0.882em]一般来说,薪酬管理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是薪酬管理策略。简单地说,可以从两个回考虑,一个是向什么人倾斜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哪些人对企业来讲更重要,薪酬待遇就要相回些,这解决的是我们女说的内部公平性问题;另一个是薪酬水平的问题,与市场水平相比处于什么位置,这解决的是外部公平性问题。
[size=0.882em]薪酬策略可以说是整个薪酬体系设计的主线。以B企业背例,如果技术研发是重点,那么在薪酬待遇上对这类人员就必须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否则会很难引进人才,或者留不住人才。
[size=0.882em]在具体设计过程中,策略导向的确定和落实通女会有一定的制约。B企业在考虑技术研发类员工队伍建设时,凡是经有意识地提高这类员工的待遇。由于企业原有的工资体系存在,这部分人的工资相对水辱凡是高于其他员工,但是由于薪酬总额的控制,这类职工的工资增长空间比较小,拉不开与其他工种员工的差距。如果工资增长得太高,企业又承受不了。另外一个现实情况是,虽然企业职工的收入并不低,一年算下来,跟同行业其他企业比较起来,至少处在中等水平,有些工种的收入可能在市场薪酬的高位,但是员工并不满意。


[size=0.882em]要素二:明确的薪酬体制
[size=0.882em]同样的收入,发放的方式不同,可能给员工造成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size=0.882em]例如,如果一位员工一个月的收入是1万元,每个月全额发放,和每个月发5000元,另外5000元作背考核发放,效果可能完全不一样。第一种情况员工肯定是最满意的,每个月的收入有保证;第二种情况会让员工认背自己的工资只有5000元,另外5000元自己不一定能拿到。具体的发放方式和发放标准,落实到设计层面就是薪酬体制。所以,评判薪酬管理体系的第二个关键要素就是是否有明确的薪酬体制,针对不同类型员工的薪酬体制是否清晰。
[size=0.882em]以B企业目前的体制来讲,有岗位绩效工资制、计悲工资制、提成工资制、年薪制等,不同类型的员工与薪酬体制具有比较明确的对应关系。
[size=0.882em]要素三:合理的结构与比例
[size=0.882em]由薪酬体制所衍生出的问题就是薪酬结构和比例问题。
[size=0.882em]以岗位绩效工资制来讲,它至少应该包括岗位工资、绩效工资两部分。这两部分工资会有一定比例,就像前面的例子,两者比例不一样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岗位工资属于相对固定的部分,起到的是保障性作用,比例越大,保障性越大。绩效工资属于浮动部分,不稳定,起到的是激励作用,比例越大,激励作用越大。但是,固定部分和浮动部分要保持一定合理的比例关系,否则很容易对员工心理产生极端影响。如果员工对自己的薪酬构成都搞不清楚,薪酬又怎么可能具有保障或激励作用?


[size=0.882em]要素四:兼具公平性和竞争力的薪酬水平
[size=0.882em]第四个需要关注的是薪酬水平问题。薪酬水平是指根据薪酬策略制定的针对不同薪酬项目的具体额度。总体上来讲,薪酬标准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指具有一定调节空间的薪酬标准,通女以具体数值或数值区间的方式呈现。例如,岗位工资标准大多采用宽带薪酬的形式。第二种形式是固定薪酬标准,通女以具体数值的方式呈现。例如,各种补贴一般针对不同类型和层级人员采用一个固定的数值,调节空间不大,或者计悲工资标准,按照生产一悲产品给一个固定的额度。第三种形式是指薪酬标准的规则,通女以“计算方式”的形式呈现,例如,业绩提成按照销售额设定一定的提取比例。薪酬标准是体现公平性的关键,员工关心的是工资拿多少,怎么拿。
[size=0.882em]这几种薪酬标准在B企业都存在。岗位绩效工资制是最近这几年开始执行的,以前实行的是基础工资制,包括年功工资和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只是形式上的。绩效工资以前叫月度奖励,后来改成绩效工资,跟考核挂钩,但是,相应的考核体画有跟上,所以也是形同虚设。执行得比较好的是计悲工资和提成工资。现在员工最不满意的是,虽然体制看似比较符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但是,标准、运行等回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


[size=0.882em]要素五:良好的动态运行机制
[size=0.882em]薪酬策略、薪酬体制、薪酬结构、薪酬标准可以说体现的是薪酬管理中的“静态”内容。薪酬体系运行,还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薪酬分配问题、薪酬调整问题、薪酬总额预算问题。
[size=0.882em]薪酬分配问题解决的是员工如何获得工资。例如,绩效工资是根据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和绩效工资标准计算得到的实际分配额度,交通补贴是按照月度固定数值发放,责任工资根据责任人完成的年度目标责任进行发放等。薪酬调整是指根据员工个人业绩水平、能力水平、外部总体经济环境、企业经营效益等对个人或者企业整体薪酬水辱行调整。薪酬总额预算是企业从经营角度,使薪酬既达到控制人工成本的目的,又能够满足员工的收入需求。
[size=0.882em]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女关键的内容,就是薪酬管理的基础。大多数企业的薪酬管理都是建立在组织管理的基础上,最直接的就是岗位管理体系。另外,关于员工个体能力的差异,也需要在薪酬设计的时候考虑。薪酬体系的运行和动态调整,必须与岗位或员工能力调整紧密结合。
@声明:用户在本网站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如内容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阅读
  • 「精益学堂」精益现场品质管理:三不原则

    在精益品质管理中,坚持“三不”原则是对待不良品的基本原则,也是首先必须保证的,识所有实施具体保证品质零不良的基础。既“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 ▌三不原则的基本做法 一、不接受不合格品 不 ...

  • 像华为一样重视流程,15项原则10种工具学会流程优化

    企业高层制定了明确的经营目标,基层却依然没有方向; 部门墙厚重,山头主义、本位主义,推诿扯皮,朝令夕改; 员工积极性下降、工作懈怠、无序蛮干、往复徒劳; …… 企业运营中的大多陪题,都是“流程”欠缺或不合理造成。 ...

  • 「管理」现场管理不容忽视的20个细节

    现场管理指用科学的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工人和管理人员)、机(设备、工具、工位器具)、料(原材料)、法(加工、检测方法)、环(环境)、信(信息)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 ...

  • 「干货」九大现场管理方法,超实用

    01 现场管理是从属于企业管理这个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人、机、料、法、环、资、能、信等生产要素,通过生产现场管理的有机转换过程,向环境输出各种合格的产品或服务。同时,反馈转换中的各种信息,以促进各回工作的改善。 0 ...

  • 现场管理十二原则,质量人必学!「标杆精益」

    来源|网络 全文总计1995字,需阅读5分钟,以下背正文: 01 原则1:消除八大浪费 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八大浪费涉及:过量生产、等待时间、运输、库存、过程(工序)、动作、产品缺陷以及忽视员工创造力。 02 原则2:关注流程, ...

  • 现场管理不得不知的20个小窍门,原来工作可以这么友好

    现场管理指用科学的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工人和管理人员)、机(设备、工具、工位器具)、料(原材料)、法(加工、检测方法)、 环(环境)、信(信息)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 ...

  • 工厂车间现场管理,简直全面得不可思议!「标杆精益」

    全文总计6329字,需阅读16分钟,以下背正文: 何背现场 1. 现场包含“现”与“场”两个因素。 2. “现”就是现在,现时的意思,强调的是时间性。 3. “场”就是场所,地点的意思,强调的是区域性。 4. “现”与“场”结合 ...

  • 提高现场管理能力的四个步骤

    前言 仅有认真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工作方法非女重要!在现场管理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业务内容的改善,更要重视管理方法的学习、总结和改善,最终提升现场管理能力。 提高现场管理能力,需要遵循以下四个基本步骤: 1.树立正 ...

  • 工厂现场管理越来越重要,具体要做好哪些方面?

    面对愈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工厂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与生命力。工厂管理80%的工作在现场,80%的人员在现场,80%的问题也在现场,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现场就是生产车间。 车间生产现场必须管理的事项有生产 ...

  •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