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简历才是HR想要看到的?

对求职者而言,最无力的事莫过于简历石沉大海。而这种情况,却是求职常态。据Google HR部门的粗略统计,每年大概只有10%的求职者可以通过简历筛选;一年一度的四大秋招,简历通过率也只有40%。简历写不好,无论你是什么神仙,都无处展现实力!写简历,绝对是求职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一步!

HR筛选简历并不是大家想象的——只需要鼠标点一点,分分类打打电话。其实,HR的招聘压力非常大,尤其是在招聘旺季——社招+秋招/春招同步的时候,海量简历扑面而来,真的是既要和时间赛跑,又要和其他企业争抢人才。在这样的压力下,是根本做不到逐字逐句仔细看的,10秒看一份简历是一个均值(大概范围在2-120秒)。HR看简历总体来说就是:又快又狠!

那么,什么样的简历才是HR想要看到的?

阅读体验:HR拿到简历后第一眼看的是整体布局,映入眼帘的是符合审美和阅读舒适的简历,还是密密麻麻毫无章法的简历,决定了HR愿不愿意花时间看。

硬性条件:学历、年龄、工作背景、薪酬要求等要符合标准。比如,公司要求候选人学历必须是统招本科,那自考本科和专科学历就一定会被卡。当然,不排除个人条件特别优秀,与岗位要求匹配度超高,HR和业务部门愿意消耗一定成本在内部去沟通、走申请。

工作经历:主要会从行业相关性和岗位相关性去判断。行业相关性关注的是你过往的行业与你当前应聘的岗位是直接相关还是间接相关,如果候选人过往经历与当前岗位行业完全一致或高度相似,那么,其行业知识、市场理解及行业资源等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而岗位相关性,关注的是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核心职责、技能要求等,一般会通过核心关键词去判断。岗位核心关键词的匹配程度越高,说明与应聘岗位的契合度越高。

时间线:简历中的时间线是很容易被求职者忽略,却是HR筛选简历的重点。比如,是否有空窗期?(如果超过3个月,要有充分的理由赢得对方对你这段空窗期的认可)是否跳槽频率过高?(基本上每段经历至少保持在2年以上才算稳定度尚可)

写简历的过程,是一次自我梳理的过程。
@声明:用户在本网站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如内容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阅读
  • 简历、求职信与面试的全方位攻略

    本文转自:职场生存法则   在职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份出色的简历和求职信无疑是求职者的敲门砖。本文将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您在求职过程中脱颖而出。   首先,技能和经验的展示至关重要。在您的简历和求职信中 ...

  • 简历的定义与关键要素

    1. 简历是说服招聘方的敲门砖 简历是求职者用来说服招聘方,证明自己能够胜任目标岗位的敲门砖。这个定义包含了几个关键词,我们需要逐一理解。 1)招聘方是强势方,需吸引对方注意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招聘方的身份。在求职 ...

  • 面试官如何看简历

    1. 面试官看简历的时间不超过30秒 面试官通常只会花30秒左右的时间来看一份简历。即使简历有两三页,面试官也不会因此多给时间。这就是为什么简历精炼如此重要,也是我们建议无论工作经历多长,原则上简历都不要超过一页的原因 ...

  • 好简历的四大特质

    1. 匹配度高 好的简历首先应该具有高匹配度,也就是说,你的简历要让对方一看就觉得”这就是我想要找的人”。 2. 专业性强 专业性通过简历的文字表达体现,能让对方感受到你在目标岗位上的专业度。如果能体现出对行业的理解和 ...

  • 简历写作的两大原则

    1. 用户思维 1) 站在HR和面试官角度思考 用户思维意味着我们要站在看简历的人的角度来思考简历的呈现。我们需要考虑HR或业务面试官在看到我们简历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会怎么想。 2) 不给阅读者增加额外负担 带着这个思维 ...

  • 简历写作的五个步骤

    1. 分析岗位JD,找到匹配点 第一步是看懂岗位JD(Job Description,招聘启示),找到自己的匹配点。一般来说,一份JD由两大主要部分构成:第一是工作职责的描述,说明这个岗位需要做什么;第二是任职要求,说明他们想招什么样 ...

  • 短期的工作经历要不要写进简历

      业内人士:求职诚信最重要        “上份工作干了两个月,整个部门就都被裁了,简历上要把这段经历写上去吗?”日前,网友小鱼向职场博主的提问引起了网友热议,有人认为时间太短的工作经历反而“脏”了履历,会让 ...

  • 为什么感觉每天都在努力却没看到钱?

    一种情况是自我感觉良好,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在行动前每次问自己一遍这个问题。 第一种情况可以直接忽略掉,因为占比实在太多。所谓自己感觉还不错的,那真的是自己感觉不错。今天我们想要详细讲解的是第二种,就 ...

  • 领导力的五个信条,让你看到人所未见的发现

    “当客舱气压下降时,请您先佩戴好自己的氧气面罩,再帮助其他乘客。”乘坐飞机时,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广播,圆桌集团创始人帕回克·兰西奥凸也不例外。兰西奥凸听到这句话的时候,首先联想到的是自己的工作:“在没有做好自己 ...

  • “管理思维”是什么样的思维?

    现在,周围一直在讲“管理思维”,说职场上三十五岁之后,如果没走上管理路线,那就很危险了。可到底什么是“管理思维”,每个人都缺乏具象的认识。 记得曾经在前东家,当时筹划一俩月的针对公司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方案迟迟 ...

  •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