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颗葡萄,很甜(作者:欧兢兢)

  那颗葡萄,很甜
  作者:欧兢兢
  我从小喜欢葡萄,因为接触得比较早,同时也比别人吃的葡萄要多。第一次对于葡萄的印象停留在童年,父母出海做生意,我在外婆家度过了童年时代。
  外婆家是四户小院,位于东首位置是外婆家两间小屋,另外三户是大外公、小外公、远房阿婆。小院里最“值钱”或许是土墙边那棵树,外婆告诉我那叫葡萄树,在院子里任意成长。在我期盼的眼神里,葡萄树终于迎接来果实,望着墙院那一串串晶莹剔透嫩绿浅紫相间的葡萄,不自觉地渗出一口酸水,丝毫不亚于曹操口中的“望梅止渴”。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葡萄对于我们这样的孩子来说,是极大的诱惑力。
  曾读过汪曾祺先生的《葡萄月令》,作者笔下的葡萄从一月一直到十二月份“冬眠”,每个月葡萄的生长和管理情况。它有生命力,充满着创造的渴望。这大概就是我眼中的葡萄样子。
  成熟的葡萄似玛瑙,像珍珠。“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出自韩愈《题张十一旅舍三咏·蒲萄》),古人如此喜欢葡萄,像伺服婴儿一样呵护如此有着灵性的植物,回报我们的是那一串串甜香诱人的果实。
  夜色已晚,微微凉风。一张躺椅,一把小椅子,一把蒲叶扇能陪伴我们整个炎炎夏日。葡萄树架下便成了我们乘凉的好去处,我趴在外婆的膝盖上,外婆给我讲过去的故事。那时,我时而抬头仰望星空,问外婆:“天上的星星像妈妈,眨巴眨,会说话。”外婆欣慰地笑了:“等我们都老了,就会变成天上的星星,守护你们。”我经常沉醉在外婆那古老的故事里,迷迷糊糊地进入梦乡。这样的故事陪伴我度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葡萄架下仍是我至今无法抹去的记忆。
  我渐渐地喜欢上了夏天,夏天时令水果大量上市,但我偏爱吃“葡萄”。葡萄属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果实,为落叶藤本植物,是世界最古老的植物之一。现在市场上葡萄品种繁多,有醉金香、茉莉香、巨峰……“水晶明珠”是人们对葡萄的爱称,因为它果色艳丽、汁多味美、营养丰富。唐朝的唐彦谦为我们留下一首赞美葡萄的词,即《咏葡萄》:“西园晚霁浮嫩凉,开尊漫摘葡萄尝。满架高撑紫络索,一枝斜亸金琅珰。天风飕飕叶栩栩,蝴蝶声干作晴雨。神蛟清夜蛰寒潭,万片湿云飞不起。石家美人金谷游,罗帏翠幕珊瑚钩。玉盘新荐入华屋,珠帐高悬夜不收。胜游记得当年景,清气逼人毛骨冷。笑呼明镜上遥天,醉倚银床弄秋影。”
  外婆家虽有棵葡萄树,葡萄成熟后,我却不见它的影子,一直以来市场摊位上的葡萄成了“替代品”。后来,有一次随外婆上街,我寻找到了答案。
  那天,镇上集市,随外婆一起去集市赶个热闹。老头、老太太、大闺女,小媳妇三五成群的提着篮子,簇拥在集日的大街上,遇到熟悉的人,都不同不约而同的回应道“来赶集”。
  集市单单水果摊位就摆了一长溜,把乡镇的集市填充得满满当当。其中就有葡萄,被码得整齐,得赶时节,应集市,颂口碑。拧起一串“葡萄”,拿在手里仔细观摩,外观、色泽、个个都要像样,只只都得饱满,买了几串葡萄。当中,烂的得赶紧挑掉,但有股“烂味”儿就不好了。
  水果摊位经常有位老奶奶长期蹲守,扯着大嗓门地吼,见人就说她的葡萄刚果田里摘的。最新鲜了便宜得很,可路人奇怪就是不买他的,都情愿绕个大弯转到其他摆地摊那边。
  那时,我好奇地问外婆:“我们家里有棵葡萄树,为啥还要买?”
  “家里葡萄每年不多,分给左邻右舍了呀,外婆给你买更甜的。”
  那时的我“嗯”了一声就过去了。
  “别放手,别走散。”外婆紧紧拉着我的手,走向老奶奶摊位。
  “外婆,旁边的摊位葡萄又大又好看,我们去别人那边买吧。”
  外婆指向那位老奶奶:“你看,那位老奶奶看上去80多了,是不是比外婆都还大,到她那边买,不仅可以吃到葡萄,还能帮助奶奶,她可以早点收摊回家。”儿时懵懂,长大后渐渐明白,原来人品和德行比又甜又大又好看的葡萄还要有价值。
  酷暑时节,口干舌燥,吃几颗自己喜欢的“葡萄”,有点酸不要紧,最主要是那股酸中带甜的滋味,流淌在心间,着实让人回味无穷。
  渐渐地,葡萄成为外婆家中的常客,我和表弟也经常往外婆家里跑。虽然父母都外出谋生,我们还算自觉,先作业后玩耍。
  在外婆家,我经常会做作业到很晚,有时甚至凌晨。
  外婆见我愁眉苦脸,一股脑儿思索着。她感慨:“现在的娃上学真辛苦。”说完,叹了声气,转身向厨房走去。
  我当时想,外婆是怪我整天磨蹭到最后,啥时候能改掉这毛病?我在她眼中,是不被接纳、不被认可的吗?
  外婆将葡萄洗了一半,留了一半,端上满满一盘。笑脸相迎地说:“这个是x,y方程。”
  “啊,葡萄。”我惊喜不已,“您怎么知道?”
  “我们学过。”外婆自豪地说道。
  我意外得知外婆的过去,是她让我明白将来的日子若要像葡萄一样酸变甜,就必须考上大学。
  我顺手拿起一颗,递给外婆:“外婆,我听你的话,你也吃。”
  “我那有。”外婆指了指袋子。
  那时虽懵懂,但我明白外婆留下的那些是给表弟的。后来,我偷偷把葡萄藏了起来。
  表弟放学回家后,外婆照例端出留下的那一半,外婆把对葡萄的感情传递给了表弟。
  “哥,你也一起吃。”表弟又把这份情感传递给了我。
  “端去给外婆,我偷偷藏了些,这事不能告诉外婆,我和你一起吃。”
  我又让表弟把这份亲情传递给了外婆,表弟兴奋不已,把整盘端给了外婆。
  那时,外婆开了个玩笑:“长大后,你们也要买葡萄给我吃。”
  我们异口同声地“嗯”了声。
  最后,大家都没有吃葡萄,葡萄还是安然无恙地“躺”在柜子里,但这份亲情暖在心里。
  她的教导像种葡萄,有心栽花不一定结果,无心插柳却可以成荫。但它与所有水果类似,温度,水分,光照,土壤,营养……哪一样也少不得。所不同的是,葡萄可以插种(扦插育苗),就跟插柳一样方便。
  后来,年龄稍大些,我也经常找借口跑去住外婆家。舅舅常和我们开玩笑,外婆是老知青,“清华”毕业,若不是生于那个年代,一定大有可为。她用这样的方式影响着后辈,子孙们大多进了名校,也有了自己的事业。
  “葡萄”成了我们家传承,我期望能以这样的方式回馈外婆一辈子,健康长寿。
  时光如白马过隙,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渐渐长大,外婆却在慢慢变老。外婆原本晚年生活幸福,多年前因一次意外跌倒,外婆被查出患有阿尔兹海默症,这个遥远而可怕的病,突然降临到外婆头上。起初,她还只是记不住琐碎杂事;后来,她开始渐渐不记事了……最后连我都记不清了。
  自从患阿尔兹海默症,本就行动缓慢的她,现在基本上大门不出。角色互换后,外婆慢慢开始变得像是个需要照顾的老娃娃。在家时,大小便失禁,需要端水送药;出门时,推着轮椅,牵着手走路,她最喜欢坐在窗口看风景。
  每逢去外婆家,总会想起外婆经常提的一句话“给我买葡萄吃”,这句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最后一次去看外婆,一进门,外婆剪短了头发,面容憔悴,眼睛无神。我趴在她轮椅上,询问着她是不是累了。她看着我的眼神空空荡荡的,什么感情也没有。
  我唤她:“外婆,我是你的外甥,你知道我是谁吗?”
  她痴痴地望着我,问:“外甥是谁?”
  一句话我得重复几次,她才能听得清。话没说几句,我的眼泪倒是想掉下来,生怕她会发现,赶紧整理好情绪。
  “你们也不多来看看我,葡萄,葡萄……”
  我顺手拿出一串葡萄,细心地将葡萄放到水里烫过,然后洗净。之后挑了一颗最大最熟的葡萄再剥好,塞到外婆嘴里。
  外婆眯上了眼睛,慢慢地,轻轻地,嘴角会止不住上扬,说:“很甜,很甜……”
  我红了眼眶,外婆老了,像葡萄一样需要阳光,需要人照顾。
  这个夏天,葡萄成熟的季节,外婆走了,我们难过了很久很久。这一次,我怀念年少的自己,再也无法用内心葡萄那特有味道了。
  葡萄是外婆最后的记忆,每当葡萄成熟时,我望着外婆的老屋发呆。喜欢徘徊老屋院和葡萄架,仿佛葡萄架下坐着的是外婆。外婆,我伸开双手将她紧紧地搂在怀里,然后碰到的是一串串紫色的熟葡萄……
@ 用户在本网站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推荐
  • 商务宴会上该怎样点(葡萄)酒?

    上 个月我们为本公司举办了一场葡萄酒品尝晚宴,赴会的有一些来自各行业的级别相当高的主管。他们都问到一个同样的问题:在商务晚宴上别人把酒单递给我时(或是因为他们以为我懂点葡萄酒或是因我担任的职务的缘故),我到底该 ...

  • “家文化”情结----作者:杨少杰【转帖】

    一直以来,很多传统企业通过提倡“家文化”“情文化”而凝聚员工,同时也因为能够塑造这种文化而感到自豪,但是越来越多的“家文化”企业却遇到了发展瓶颈,让人不得不对此开始质疑,在此笔者则要提出一种反对的观点。      ...

  • 外婆家的老街,那里有我的童年(作者:欧兢兢)

    “摇啊摇,摇啊摇,船儿摇到外婆桥……”熟悉的民谣时而耳畔回响,虽然生于农村,童年确是稚嫩而美好,这份永远长不大的记忆深埋于心间。   “别玩了,小心,看着点路……” 小时候,我走前面,外婆尾随,一前一后,左顾 ...

  • 等到橘子成熟时(作者:欧兢兢)

    等到橘子成熟时 作者:欧兢兢 童年,可回首。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我,自打记事起,像与农村那片贫瘠的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第一次吃橘子,我已记不清童年具体时间。 那时,已对《浣溪沙·咏橘》《离骚》等作品有所接触,偶 ...

  • 一棵老树(作者:欧兢兢)

    一棵老树作者:欧兢兢那个春天,一位耄耋老人亲手栽下一棵小树苗。后来这棵小树苗慢慢长大,成了时刻守护我们、坚不可摧的大树。小时候,我好奇地问父亲:“树是如何长大的?”父亲沉默了一会儿:“小树苗就像你一样,在阳光下 ...

  • 葡萄桃子等水果怎么清洗才好?

    葡萄桃子等水果怎么清洗才好?   朋友阿红怀孕了,我们一班好友到她家中小聚并道贺。谈笑间,阿红将大家带去的水果拿去洗,她把用于清洗食具的洗涤剂———洗洁精用来洗水果。见她那样,我骇异非常,马上制止,建议她用 ...

  • 教你怎么挑葡萄:

    教你怎么挑葡萄:   葡萄要挑整串饱满的,一粒粒长得密密的那种,先闻一下香味,果香浓的才买.如果冬天挑葡萄,千万要买新鲜的。不要看果粒,要看梗,新鲜的葡萄,梗硬挺,鲜艳的绿色。当颜色变深褐色,软啪啪的,就是摘下来 ...

  • 工程师级别考取

    有个同行毕业十多年了,学历大专,一直从事机械设计工作的内容。设计水平也挺好的。但一直没有评工程师职称,他考虑到以后可能工程师职称有用,所以现在想评工程师职称。 请问像他这种情况,已经工作十多年了,能直接评中级工 ...

  • 失业几个月,研究法律发觉不现实,还是干轴承吧

    我失业了几个月,这段时间在研究怎么转去从事法律工作,最后发觉都不现实,还是打算干轴承。现在去应聘,我应该老实告诉hr我这几个月在考虑转行的事么?感觉说了会被认为干不久轴承,不说解释不了空窗期,很麻烦。 ...

  • 有对专利熟悉的机友吗

    现在有一设备,某公司A申请了发明专利并成功拿到了专利证书,当初这专利是因为某特殊机械结构X申请的,但该发明专利把行业内一些通用的公知的结构也给弄到了权利要求里去了。就像一个人发明了某特种行业一种专用的车辆,虽然只 ...

  • 你的办公桌,够这些大佬有特色吗?

    知名工程师的办公桌,与你想象中的样子差多少。 1、雷军 2018年,小米顺利上市。2019年,小米成为全球最年轻的500强公司。作为小米的创始人,雷军可谓家喻户晓。 从雷军的办公桌上,你看到了什么?稳压源、示波器… ...

  • 骑驴找马

    985毕业4年。 部门职能更改,工作对内无压力,但不想养老,半月前开始骑驴找马。陆续在前程上投了10家,5家感兴趣,2家根本没看,没一家邀请面试。 原因可能有:1.以后经济环境不确定,不会轻易招人 ;2.我要的工资在武汉,对 ...

  • 最新热帖更多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