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经典“十论”【转帖】

任何一项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都要持续深入地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做”这三个基本问题。本文结合自身对企业文化工作的亲历和思考,就这些基本问题做一些粗浅探讨,可大致概括为“十论”。
  
  一、企业文化“是什么”
  
  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其内涵和外延如何界定,写教科书可以有种种表述,但从实务层面我认为有三条是值得重视的:
  
  灵魂论。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所谓“战略为纲,文化为魂”是也。一个人没有灵魂是可悲的,生不如死,虽生犹死。企业亦然。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走不好、走不远的,做不到基业长青。灵魂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企业文化在哪里,说不清楚,可能也确实没有一个具体的所在,就象空气、阳光,它隐身在企业空间的每一个角落里,充盈在发展历程的每一个细微里。可以再延伸一步,我们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同理,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如果价值观缺失,所谓的企业文化也就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是没有生命力的。讲企业文化首先是讲理念,理念层就是价值观(灵魂)的居所,理念决定行为,在整个企业文化体系中处于“指挥部”的地位。
  
  习惯论。这主要是从企业文化落地的角度而言。晋城银行提出,企业文化是“良好的群体行为习惯”。文化的落地在人,在群体的行为习惯,看一个企业是否有文化,主要就是看这个,你可以从员工的士气、精气神、精神状态、待人接物的原则和风格等等,很直观地感受到一个企业或一个团队的文化是什么。客观地讲,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有好文化和坏文化之分,我们努力去推进的当然是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好文化。企业文化是科学,但它更是一门实践的艺术,从这个角度讲,“习惯论”是一个很有生命力的论断。
  
  基因论。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基因,员工是基因的承载者和传承者。一个企业真正的强大是基因强大,即企业文化的强大。这种认识简洁地回答了战略和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把企业文化的巨大作用做了准确而形象的概括。同样的战略,不同企业去做,效果是迥异的,根源就在于基因不同。基因论要求以人为本抓企业文化,尤其要把核心员工塑造成企业战略所需要的优秀基因。同时还要不断打造企业内部传承和创造优秀基因的能力,促进基因的持续优化。
  
  二、企业文化“为什么”
  
  为什么要做企业文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企业文化“是什么”的认知。从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来看,各企业负责人、企业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的管理者主要有四种不同的很有代表性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导致各自在抓企业文化工作方向、方法、力度和深度上的差异。
  
  门面论。认为企业文化是装点门面,主要在形式上做一些烘托、造势,别人在做咱们也做,追风逐新,附康风雅。这种认识是肤浅的,但在企业层面相当地有市场,甚至可以说占到了绝大多数。基于此,其工作着力点就是以形式为重,形式重于内容,大多搞一些表面化的、浅层次的东西,让外界看来感觉这个企业是有文化的,如此而已。
  
  任务论。把企业文化工作视为上级下达的任务,像完成业务指标一样地去做,上级安排什么就做什么,缺乏基于自身整体工作对企业文化的统筹考虑。持此种认识的大多为国有企业的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以及其他所有制类型企业的分支机构。实际运行中往往把企业文化和工会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划等号,视其为上级强加给自己的一项可有可无的额外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治心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洗脑,是一种治心术,归根结底就是要让员工听自己的,心甘情愿地跟自己走。这种认识有其合理的成分,但也存在一定偏差。一个企业有自己的价值观,如果员工不能认同这个价值观,就不应当加入,“道不同不相与谋”。企业文化当然要以价值观为核心展开,努力寻求和强化这种认同。但企业文化毕竟不是要消灭自由奔放的思想和灵魂,恰恰相反,是要极大地解放员工的身心,将其引导到为企业建功立业上来。企业文化的要义是要把人当作人,而不是把人视为工具,要通过企业文化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传媒屡屡曝光的一些洗脑式传销、对所谓法师和大师的愚昧式崇拜、近乎催残人性的企业文化训练等等,都是对本真意义上的企业文化的反动。对此类倾向必须予以足够的警惕。
  
  战略论。企业文化是为企业战略服务的,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战略性安排。战略决定文化,一个企业拥有什么样的战略,就要有什么样的文化与之相适应,缺乏企业文化的支持,战略是难以落地的。相对来说,这种认识是正确的。它超越了企业家个人喜好的层次,把企业文化的性格特征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实际需要嫁接起来,达到了一个相对理性的高度,促使企业文化与时俱进并日臻成熟和有效。
  
  三、企业文化“如何做”
  
  探讨企业文化“如何做”比较困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此简要探讨一下不能“如何做”。我认为从企业文化落地的角度看,核心要破除“三论”:
  
  无用论。企业文化要落地,必须破除各级管理者身上存在的形形色色的“企业文化无用论”。在“无用论”指挥下,他们对企业文化从本能上是抵制的,认为没有用,是浪费时间,即使逼急了也只是象征性、应付性地做一下表面文章,完全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就像阳光、空气,是他们日常工作中须臾不可缺失的东西。“无用论”不除,企业文化不可能落地。因此,凡不认同企业文化的人应当“礼送出境”,凡对企业文化重要性认识不足的人,可以做专业骨干,但不可以做管理者。也就是说,对各级管理者不是灌输企业文化重要性的问题,而是谁不重视企业文化谁下课的问题,是不重视企业文化就不能被任用的问题。
  
  无关论。有些管理者认为企业文化是各个层级专职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这种“企业文化无关论”是有害的,不仅不利于企业真正落地,更加不利于结合各团队实际创造性地落地。这种认识源于思想上的教条和僵化,尤其是一种揽权堆责、归罪于外的习惯性官僚主义思维在作怪。抓企业文化落地,必须抓各级管理者“一岗双责”,既对业务负责,又对企业文化负责,既要会抓业务,又要会做教练。各级管理者应当成为良好群体行为习惯的示范者和塑造者。只有破除“企业文化无关论”,企业文化才能从高层领导的头脑中走到企业实际的运行中,才能从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才会有生机和活力。
  
  割裂论。不能认为企业文化是个筐,什么也往里面装,应当有一个基本的边界,但是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文化抓文化的“割裂论”也是有害的。这种“企业文化割裂论”,认为企业文化和业务工作是割裂开来的,各是各,不掺和,结果是越走路越窄,越走效果越差,很快就会走进死胡同。必须把企业文化和业务工作融合起来,寓企业文化于业务工作之中,以企业文化促进业务工作,用“融合论”来替代“割裂论”。“企业文化割裂论”源于对企业文化本质缺乏准确、深刻的理解,也是大多数人极易陷入的误区,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反复揣摩,不断提升,以期逐步趋于一个虚功实做、软件硬抓、精准有效、游刃有余的理想境界。
@声明:用户在本网站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如内容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推荐
  • 【分享】企业仓储运作与管理,仓储库存控制的重要性 ,降低企业库存量水平的途径有...

    1仓储库存控制的重要性一是库存控制是仓储管理的核心内容。 库存管理之所以重要,首先在于库存领域存在着降低成本的广阔空间,对于物资供应总公司尤其如此。通过物流活动,合理化降低物流成本。例如通过改善采购方式和库存 ...

  • 关于“如何加强仓库管理”的实用妙招,企业仓库管理制定合理的仓库决策

    导读:在如何加强仓库管理这个问题上,恐怕是大多数仓库主关心而头疼的事情。毕竟,仓库管理涉及到许许多多的方面,要解决仓库管理遗留问题并非易事。其实,我们可以制定计划,将问题分门别类,各个击破。 在如何加强仓库管理 ...

  • 【分享】仓储管理世说新语,仓储管理实战经典,仓储管理可以简单概括为8部曲关键管理...

    仓储管理世说新语:a. 维护品质——没有破箱破包,恒温恒湿,倒流区隔。 b. 安全性——高度压力,走道净空。 c. 空间的利用——频率与省力。 d. 节省人力——驾车打单盘点多能工。 e. 降低成本——自修托盘,包材转卖,临时 ...

  • 告诉你零库存管理的秘密,企业零库存管理的实现途径和方法

    长期以来,库存作为生产和消费保障的重要手段受到推崇。但国外的统计资料表明,如果使存货保值,必须以近20%的速度增加其价值。存货在消耗企业可观的储存费用的同时,往往随着时间的变化,其价值也不断贬值,进而形成不良资产, ...

  • 安全库存的作用体现在哪里? 企业为何要建立安全库存?

    就安全库存的作用来看,安全库存对于企业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是重要的,在企业产品供应上起到缓冲的作用,企业往往根据自身的客户服务水平和库存成本的权衡设置安全库存水平。但这不能一概而论,在现实情况下,企业的安全库 ...

  • 企业真正的竞争力在现场!本篇的重点就是回答好“为什么说企业竞争力体现在现场?

    (1)问题的提出 能否真正重视现场工作,取决于企业对现场管理的定位,以及在此定位基础上的正确认识和指导思想。现场管理也有狭义的定义和广义的定义的区别,认识不一样,所开展的管理活动重点和目标也不一样。只有真 ...

  • 怎样设置企业的安全库存,简单说说我的理解吧

    有小伙伴在问,应该怎样设置企业的安全库存。说实话,我觉得这是伪命题,因为不同企业会有自己的选择,没有标准答案的。而且这跟财务并非直接相关,采购和库房管理才是重点,财务大概是出谋划策的角色,以及事后评价的角色。简 ...

  • 企业零库存管理的实现途径和方法,六项措施帮你实现零库存管理

    企业零库存管理的实现途径和方法“零库存”管理的含义是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些种物品数量为“零”,即不保存经常性库存,它是在物资有充分社会储备保证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特殊供给方式。 一、降低经营成本 降低成本是物 ...

  • 企业已有ERP还需要WMS吗?

    在很多企业当中,仓库方面更多的是在使用ERP系统进行管理,其主要原因在于其他环节一样也在使用ERP进行管理。然而,从仓储管理的专业角度来说,ERP系统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企业为什么需要引入WMS系统来弥补 ...

  • 企业应该如何更有效的掌握仓库空间利用率标准计算方式

    近年来,随着仓库功能的越来越完善,仓储空间之有效利用已成为管理者和物流中心业者努力改善的重要课题。随着现代化企业的发展,提高仓储空间成为企业的首要考虑要素,企业应该如何更有效的掌握仓库空间利用率标准计算方式, ...

  • 很多企业都存在库存量过高的问题,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虽然“零库存”是企业仓库库存的理想状态,但事实上并不那么容易实现。为了保障企业的准时生产,很多企业都存在库存量过高的问题,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销售预测不准确是影响库存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公 ...

  • 企业仓储管理制度系列之仓储堆放管理规定

    目录: 目的 适用范围 职责 内容 相关标准 相关记录 目的: 为了提高面积利用率及物料的存储安全。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库存物料(原材料、半成品、成品)。 职责: 仓储部负 ...

  • 物流仓储企业如何应用目视管理,目视管理的定义及特点有哪些

    摘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企业在经济市场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处于并存的状态。在企业中,物流和供应链中很大一部分的增值服务都是体现在仓储,物流仓储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据研究,将目视管 ...

  • 仓储企业本身的发展趋势

    随着整个商业结构的重构和物流行业的发展,仓储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正在不断更新迭代,渐渐走上风口,成为飞的最高的,目前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一)从多品类走向单品类 仓储的满仓率往往不是很高,为了填满仓储面积 ...

  • 中国90%推行5S的企业都没有成功,原因何在?

    5S管理作为一种基础管理,对内可以创造安全整洁的环境、消除各种浪费,对外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进而为企业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确实值得所有企业推行。 但是在中国90%推行5S的企业都没有成功,原因何在? 管理理 ...

  •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