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要钱和“只要钱”是不同的!


网上曾流传过马云关于员工离职的两条定律,要么是钱没给够,要么心受委屈了。我们无从辨别这句话是否真出自马云之口,但对于这个观点,我是认同的。

它至少反映了一个社会现状,企业对员工的激励和认同,大都来自两个层面。一个是物质层面,一个是精神层面,这两点都缺一不可,但究竟哪个更重要?我们今天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01

员工要钱和员工只要钱,有本质上的区别!

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一个销售不爱钱,那肯定不是一个好销售”。对于这句话,我只能认同一半。每一家企业都希望销售能够创造好的业绩,对于销售来说,高业绩也等于高回报。但是任何一个销售,都不是只为了钱才来做这份工作。

换句话说,企业对销售的奖励高与否,与销售的业绩高低并没有直接的正相关关系。即使企业对销售的激励政策特别强,那销售的业绩就一定非常高吗?不一定,这中间还有很多其他相关的影响因素。

许锋博士曾提出过一项经典的公式:绩效=动力X能力。这里的动力机制指的是员工为组织创造价值的意愿,也就是愿不愿意干的问题。它与组织氛围、与金钱,与文化、与福利待遇都有着直接关系,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金钱是其中最强的原动力。

但是员工要钱和“只要钱”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对于其他的精神层面上也会有要求和期待。

02

高物质奖励≠强激励

心理学里面有个很重要的一个理论,叫自我中心偏差理论。意思是我们绝大部分人对于自我的认知都是有很大的偏差的,因为我们只对自己做的东西感兴趣,很多时候对其他人做的东西了解的并不多,认知程度也不足,因此,它就会逐渐形成一种认为自己的贡献比较多,其他人贡献比较少的认知。

职场上,也同样存在这样的例子,自我中心偏差的人会把工作中主要问题的解决,好的东西都归到自己身上,而把不好的因素推脱至别人的身上,从而就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自我中心归因偏差。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某个公司里面的高管都聚集起来,假设年终奖分100万,让每个人都写下自己对这100万的贡献值是多少,结果有的人写30%,有人写20%,有人写80%等等,把结果全部相加后得到一个数值,这个数值肯定超过100,这样的实验重复多次后,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一个平均值是139%。

也就是说,员工在衡量自己对业务的贡献值时,基本要比正常水平上浮39%。在这个基础上,企业给予再多的物质奖励,在员工看来也是应得的。

03

一味强调物质奖励,容易让员工产生剥夺感

举个真实发生的例子,小张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技术骨干,工龄4年,一年前申请转岗,但领导没有同意。为了激励小张,公司不仅在年底给了他“优秀员工”的荣誉,还发了一笔大额奖金给他。可不到两个月,小张就毅然决然地离职了。

像这样的例子经常都会出现,荣誉给了,钱也给了,为什么还要离职?我们来分析一下公司的诉求和小张个人的诉求。

企业的诉求是:你在这个岗位上干的挺好,公司奖励你,给你钱,给你荣誉,所以你在这个岗位上要认认真真再创造业绩。

但小张的诉求是:我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得好,但实际上这个岗位我工作了4年了,我想换个岗位,换个部门,或者换份工作尝试,我也希望我的工作是多样化,这样才能够有更多的不同的历练,不同的经历。

发奖金、给“优秀员工”,只能满足企业的需求,非但不能满足小张的诉求,反而会让小张产生一种“剥夺感”。

如何理解这种剥夺感?当员工的标准逐渐多元化时,如果管理者还是单一地强调“物质”、“金钱”,忽略了员工其他的深层需求,就可能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让员工产生这种“深层需求被剥夺的感觉”。

04

总结

因此,企业在考虑如何有效激励员工时,要把握好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平衡,既要考虑硬的因素,同时也要考虑软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在组织长久的工作。
@声明:用户在本网站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如内容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推荐
  • 如何挑战80、90后员工的管理?

    不时看到不少的批评、抱怨、指责:“80后、90后,难管”!这些进入奔三到奔四的员工,常受到此起彼落的评论,这些年代的独生子女,在管理上真的是一个头痛的问题吗?实际上,不要埋怨批评这些年轻中青年的员工,更应该的是评评 ...

  • “管”还是“理”《员工更需要管理,还是需要激励》

    近几天,看到有网友转了篇文章,《员工更需要管理,还是需要激励》,这篇文章以前看过,当时觉得是一篇励志洗脑的文字,没怎么在意。前段时间,经过回乡发展失败,我年后继续奔波异乡,再次走上了管理岗位,当在食品论坛看到这 ...

  • 一位物流人对新物流员工的忠告,如何将物流配送工作经验结合

    一位物流人对新物流员工的忠告:   进入新工作环境工作时,自己要做的事要先了解:   了解公司的制度、文化;   了解本部门的人员情况,并记住他们的名字,并在一个星期内拜访与他们沟通;   了解本部门的工作情况 ...

  • 如何解决员工懒散?解决或者预防员工变懒

    现代企业中,管理者经常会遇到一种很常见的问题:员工越来越懒散,工作没有激情、没有动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这样的员工不但无法为公司带来应有的效益,相反,有时候可能会拖累公司,成为管理者头痛的对象。 ...

  • 员工习惯都是老板培养出来的

    【管理的4大要点】 1、关键是是授权:选对合适并正确的人; 2、重点是执行;执行不好,一切等于零; 3、核心是激励:用适当的物质和精神,来提升员工士气; 4、重心是监督、指导、鼓励:授权不等于弃权,授权以后最重要的是监 ...

  • 存货管理舞弊案例,员工顺手牵羊,仓库管理名存实亡

    案例回放:   在通讯公司上班的汤某,记恨公司老板言不守信,心有不甘的他总是想着如何发财。经过一段时间摸索,他就找到了一条赚钱的路子,利用职务之便以及公司管理漏洞,将公司仓库里的手机偷出来,再低价卖给其他客户, ...

  • 仓库管理中的“另类”考核点,促使仓库员工将仓库的管理工作逐渐向透明化、规范化、...

    经销商的仓库管理水平普遍较为落后,现场环境脏乱差,货物损耗严重,库位设计不合理,货物时间管理贯彻不到位,死货及长期滞销货四处可见……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往往出在经销商老板身上,老板发出的指令、制定的标准就是员工工 ...

  • 员工在7s管理中有哪些责任?这三点需了解!

    7s管理是指公司或者仓库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的管理方式。想要实现7s管理的目标,每个工作人员都要做到应尽的职责和任务。那么,你知道员工在7s管理中有哪些责任吗?这里为大家解答一下。 图片来源:网 ...

  • 员工发朋友圈拒绝加班遭解雇

    如果周末休息时间 突然接到领导电话 要求加班你会怎么办? 重庆的刘女士 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突然接到公司电话 让她去加班 接到电话后 刘女士心生不满 就发了一条朋友圈 表示 “周末休息不上班,谁也不要找我” 而 ...

  • 员工岗位涉及竞业协议,离职证明可以这么写

    离职证明 兹证明xxx(先生/女士)(身份证号xxxxx)曾在本公司担任xxx部xxx一职。劳动合同期限自x年x月×日至x年x月x日止。现于x年x月x日双方共同解除/终止劳动关系。其在本公司实际工作x年x月(x年x月x日至x年x月x日)。 在 ...

  • 一个公司HR能建起一个四百多人的离职员工群

    曾经同事在职场,人走之后茶不凉;保持联系诉衷肠,相互交流解迷茫;各奔前程工作忙,心得体会常分享;吸取精华助成长,合作共赢美名扬。 HR能将从公司离职的四百多人,聚到一个群中,至少表明这位HR平时处世圆滑,其为人得到 ...

  • 为什么给员工加薪了,员工反而离职了呢?

    ①侮辱性加薪-加薪幅度远低于员工预期 最近,我在视频号上看到一段视频,视频中的阐述了一个观点:“如果你给员工8k的薪水,他们可能只会完成6k的工作;如果你给他们1w的薪水,他们会努力争取完成1w的工作;而如果你给他们2w的 ...

  • 员工不积极,仓库工作效率低,年终会议怎样讨论与改善?

    在一家企业管理仓库,仓库主管的职位,公司主要在淘宝网卖产品,同时做外贸出口业务,商品是汽车饰品配件。 仓库部门有三女两男5名一线员工: 前年11月份招了(女)小吴跟单配货员,应聘的职位是跟单配货员;后面去年4月份又招 ...

  • 员工薪酬持续提升规划,对于员工群体有多重要?

    积极方面的影响: 1、正向激励作用:薪酬的持续提升是对员工各个阶段工作成果的一种最直接的认可,能让员工切实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价值得到了企业重视,从而能激发他们持续的工作热情。 2、财务满足感:持续且较高的薪酬水平 ...

  • 仓库员工绩效考核表:分为物料管理、库房管理、安全管理、

    仓库员工绩效考核表:分为物料管理、库房管理、安全管理、部门反馈等项目对仓库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是一份不错的仓库员工绩效考核表格。 仓库员工绩效考核表.xls(20.5 KB, 下载次数: ) 1-1-21 23:28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