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是如何实现JIT准时化生产的?

  丰田的准时化生产JIT是如何实现精益管理的?丰田喜一郎应父亲丰田佐吉的要求,去学习如何制造汽车;学成之后向他父亲提出他的造车计划,并于1937年成立丰田汽车厂;当时由于缺乏资金,无法像美国汽车厂一样先造出一堆汽车然后慢慢去销售,所以喜一郎就在计划书中提出一个他造汽车的特殊观点: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生产刚好满足客户需要数量的产品,并称之为Just In Time (JIT,准时生产)。
        
        丰田是如何实现JIT准时化生产的?
          此时的JIT只不过是一种类似现在的“接单生产”的概念。由于在当时实施起来有很多困难,所以只停留在“概念”阶段而已,对丰田汽车厂尚未有太多的实际影响。
          
          1945年丰田汽车于战后复工,大野耐一主管生产,并且很快就发现当时的生产计划不合理,遂将当时的月计划改成日计划,其大意是:当时丰田一个月需生产约500部卡车,前一月月底就将月计划下达给车间,车间按计划将每个零件或部件都生产足500个之后,再向下道工序转移。这种“批量等待”的生产方式造成了前后工序的等待与忙闲不均,于是大野耐一下令将月计划(每月500台)改成日计划(平均每日20台),并要求做完20个就向下转移。改善结果发现流动速度加快了,周期时间缩短了,库存积压时间缩短、流动资金的需求也缓解了。大野耐一因此提出了第一个在TPS里占重要地位的概念:降低生产和移动批量,可以加快流动速度、缩短周期、降低库存积压、减少对资金的需求。当然,这种日平均量的概念也成为后来的“平准化生产”的滥觞。
          
          1948年丰田因生产过剩、产品(卡车)滞销导致资金链断裂,被迫将生产和销售分拆经营(产销分离)。这个事件让大野先生体会到“局部优化”(只考虑生产的效率提升,未考虑到销售能力与资转能力)的后遗症,也意识到了“站在全局的角度来实施改善活动”的重要性,坚定了大野后来的“全局思维”的理念。JIT的核心概念——“有需要才生产”的重要性,大野耐一则是延迟到1950年“大争议”事件发生,喜一郎引咎辞职后,才深刻体验到,并真正下达决心要更深入的去实现JIT。
          
          在实现JIT的过程中,大野耐一首先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客户无法忍受漫长的生产周期时间”!
          
          为了缩短生产周期时间,大野耐一便开始着手分析整个生产过程的时间流失情况,发现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各种等待中流失掉的,所以在早期(1952年以前),消除各种等待时间便成为其最主要的攻关课题。
          
          在这个缩短生产周期时间的改善过程中,大野先生首先发现等待浪费出现最严重的地方就是流程的断裂点,所以这段期间大野先生做的最多的是:以“制程合并”策略来清除制程中的断裂点。合并策略虽然帮大野耐一解决了许多JIT缩短生产周期的课题,但是“如何让断开的制程能够更紧密的‘合作’起来”这一问题始终萦绕在大野的心头。直到1953年的美国之行,大野耐一才在“超市概念”上获得启发,“以看板来拉动”(传递需求信息及物料搬运指令)的机制终于帮大野耐一实现了让整条制程完全流动起来的梦想。
          
          前述整个JIT 的改善作为持续到1958年时,大野耐一逐渐发现,只要周期时间缩短了,库存、重复搬运作业也会随之减少,就连以前因为周期时间太长必须冒险提前投产、制造超出需求数量的产品库存(积压资金)的风险也大大降低了。因此,他提炼出JIT未实现之前的四大浪费现象:等待、库存、搬运、过量生产。于是,等待是主因,库存、搬运、过量生产是并发症的概念也就逐渐形成了。由JIT归纳出来的这四个浪费,加上前述由自働化(或称精实化)归纳出来的不良、多余加工作业、多余动作三个浪费,七大浪费就这样形成了。
          
          1958 年,丰田的资金链因为质量召回事件骤然紧张,大野耐一又承接了一次释放资金与降低成本的强大压力,这一年是丰田将降低成本的矛头开始转向上游供应链的重大转折点。
          
          1959年大野耐一在一轮密集拜访供应商(现地现物,实地考察)的行程之后,发现供应链中存在许多改进机会,从而开始展开他的“供应链JIT改善”旅程。当年,大野耐一优先采取了一个运用日平均排产计划的特征,供应商给制定了“每天的零部件需要量都一样”(只会出现小幅波动)的采购计划,并借此要求供应商拨出特定的设备,来为丰田生产和供应“每天数量几乎都相同”的零部件。这一个策略非常巧妙地解决了“与供应商的其他客户共享设备资源,大家共同接受供应商的排产计划”的排队问题,大大缩短了采购的周期,降低了丰田与供应商之间的“零部件库存”。因此,TPS中“以平准化订单换取供应商提供专用设备的承诺,打破需求信息流的迂回流转过程,实现向供应商的直接拉动,以缩短采购周期、降低库存”的供应链管理概念就这么形成了。连带的TPS中的平准化生产、设备专用化等相关的词汇也就这么出现了。
          
          1960至1965年间,由于大野耐一要求改善,丰田与供应商之间时有摩擦,丰田所提出的改善要求并没有获得供应商的完全配合,直到1965年丰田获得戴明奖,才真正取得供应商的尊敬与信任,丰田也因此应供应商的要求,成立了以指导供应商导入TQC为重点的团队,丰田供应商支持中心现出雏形,开始向其上游供应链发力。直到1968年所有一级供应商基本上都已成功建立了TQC系统,供应商质量问题获得解决,进料检验的多余环节终于给清除掉了,进料免检的条件终于具备了。
          
          1968年下半年,丰田乘胜直追,建立“工位零件需求排序表”,开始以供应商看板,每天分时段循环拉动供应商的零件供应,取消仓库的中间环节,实现“以同步化物流直接供料到指定工位”的理想,同步化物流的机制至此终于成形。
          
          1973年丰田这套系统通过石油危机的考验之后,大野耐一终于宣告其JIT(含上游一级二级供应链的JIT)已大体实现!
          
          这就是丰田的JIT之路。丰田足足走了30年才算大功告成!
@声明:用户在本网站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如内容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推荐
  • 零售行业如何实现精细化仓储管理

    在新零售模式的冲击下,零售行业对仓储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多。一个高效的仓储中心,可以快速响应客户或者门店要货的需求,提升订单的交付速度,加快库存周转,避免资金占用。这是企业完善零售仓储物流配送管理的目的,也是引入三 ...

  • 精益化管理在仓储业务环节当中的体现与实现工具

    传统仓储管理模式,以人工为基础,极其依赖老员工的经验。在作业量不大的情况下还能够基本上满足,一旦作业量加大,就会造成出错率的急剧增高,而且而且库存准确率不高、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弊端很大。 满足存量市场博弈 ...

  • 如何才提高仓储管理水平?

    仓储管理在整个物流供应链环节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仓储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上下游的业务。关于如何提升仓库管理水平,我从库存准确率、库存容积率、运作效率三个方面分享下我的看法: 01 库存准确 ...

  • 总装线线边库实现物料边检边播

    5位双色电子标签实现边检变播的案列分享 在分拣区域的货架上安装3位电子标签,用于物料拣选的指引;有拣选任务时,电子标签点亮,前两位显示小车容器编号,后三位显示需要拣选物料的数量; 即在拣选物料的同时也实现了物料 ...

  • 服装仓库该如何提高效率?

    我现在的服装仓库还是沿用以前的老办法,到货后清点然后挂在悬梁货架上,衬衣类就放货架上,发货再去找,没有库位管理效率低。有没有老师给个提效的方法,或者服装仓库的照片,学习交流一下 4 43 ...

  • 5S现场管理法推行步骤?11步轻松实现5S现场管理推行!

    5S现场管理方法在 6年便逐渐问世,最先起源于日本,后来不断推广,如今我国对5S现场管理认知已逐渐成熟,很多公司也在推行完善,但在推行过程中也会遇到众多难题,最为关键的是实施环节比较杂乱。因此,为了能够达到良好效果, ...

  • 仓库货位如何管理?规则、流程、方法……

    货位是存放不同商品的空间位置。仓库货位看似简单,但是其中却包含了很多内容,比如货位编码、货位规划、货位设计等等。而对仓库货位的管理更是关系到仓库产品账目的准确性,甚至影响仓库的正常运营。那么,仓库货位如何管理? ...

  • WMS系统如何实现仓储精细化管理?

    仓库管理系统(WMS)被称为仓库的“大脑”,基于条码技术或RFID技术,无论是货物还是货架货位,都需要扫描确认,以保障入库、上架、调拨、盘点、库存、拣货、出库等业务的准确性,同时实现业务流程和作业场景中各环节的管控 ...

  •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