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轻人变得精打细算……

时间再往前倒几年,一走进服装店,只要导购员夸几句,90后梁晔(网名墨墨)就会毫不犹豫地下单。但如今,她不仅对博主推荐和广告“免疫”,还会有意识地“断舍离”,把钱用到真正让自己愉悦的爱好上。

中国青年报社《参数》节目组发现,像墨墨这样消费习惯发生变化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年轻人为何有这些变化?他们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那些悄然改变的消费习惯



“上学时,父母每个月给多少钱都会花完,花钱没有任何安排。但去年入职以后,逐渐对消费有了一定规划,每月会把20%的钱存起来。”今年25岁的季均逸(化名),工作不到一年,已经从“月光族”,变成了一个对收入有规划、会理性消费的人。每月在设置一定存款金额后,季均逸才会用剩下的钱去买那些“价格比较贵,但特别想要”的东西,也会规划消费安排,“比如接下来有买车计划,那么首先会有一部分工资用到车贷上,再去考虑其他消费”。



梁晔来北京工作5年多了,她觉得自己最近几年消费观有特别大的变化。读大学以及刚入职时,她在消费上很冲动,也很从众。挑衣服下单也往往是冲动型。而现在买东西,梁晔首先考虑是否需要,会先买必需品,选性价比高的东西。



不仅如此,她现在更愿意在运动爱好上增加消费,更看重运动时发自内心的快乐,“像滑雪这项爱好,如果是在5年前,我会买好看的雪服拍照,向大家展示。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会考虑是否会坚持这个爱好,如果确定能坚持,会从基本装备开始购置,再慢慢选择性价比高的装备,不会像以前那样冲动地买下全部装备”。



北京邮电大学大三学生龚如诗,觉得自己最近几年在消费上最大的变化是,买回来用不着的东西少了,银行卡里的存款多了。“大一时没有存钱的概念,现在每个月的生活费,大概有10%-20%会存起来。大一时用来买衣服的花销要占生活费的50%,现在这部分花销只占30%左右了”。



龚如诗说,以前购物时,更多“看眼缘”,看商品的外观是否精致、吸引自己,也会受到社交平台上博主的影响,看到别人说东西好用,就会直接下单,但买回来发现没那么好用,东西就会闲置甚至扔掉。如今购买护肤品时,龚如诗会更注重商品的质量、效果,“现在买的东西会更好用,因为很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青年消费观进行的调查显示,受访者觉得自己消费观主要的变化是“买好的、更看重品质”,然后是“攒钱意识变强了,冲动消费减少了”,其他还有“只买有用的”“会有节制有规划地消费”等。



消费习惯改变背后的原因



梁晔告诉记者,“想明白了”是自己消费观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以前会觉得小姑娘爱漂亮,会因为别人对自己外表的夸赞就下单。但如今梁晔认为,自己不再需要别人的评价了,会更愿意为了悦己而消费,“会觉得运动比穿好看的衣服,更让自己开心,也不会为了拍照发朋友圈去买运动装备”。



龚如诗则认为,自己消费习惯的变化,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成熟的过程。“大一、大二时,有种不知钱为何物的感觉。但是大三寒暑假在家,慢慢理解父母早出晚归工作很辛苦,不应该把生活费当作理所应当,都是父母一点点挣出来的,所以有了节约的观念。大二时关注了一些公益活动,突然发现自己之前浪费的东西,很多是别人需要的,对我触动比较大”。



95后林浩(化名)已经工作3年多了,以前上学时他总会冲动消费,会用生活费的一大半去买奢侈品牌,特别喜欢买限量版球鞋。现在工作后,他不再会买性价比不高的衣服和鞋子了,“现在经济独立了,不想再找父母要钱,会对自己收入进行分配,更注重实际消费”。



中青报社调中心的调查显示,在年轻人消费观变化上,理财观念增强更懂得合理规划收入用途(64.5%)是主要原因,其他还有:意识到了“月光”的危害(54.4%)和经济压力和开销场景增加倒逼消费理智(50.5%)等。



年轻人眼中的理性消费 该花的一分不省,不该花的一分不掏



“我的花销大头在食物上,占比一半,剩下的主要在日常生活,主要看需求。”今年26岁的田晴(化名)工作两年了,她觉得自己的消费一直都是以“按需购买”为主的,“像‘双11’也会在直播间购物,但要看自己是否需要。也喜欢品牌服饰,虽然价格高一些,但整体消费不多,几个月买一次”。



“我会把钱存起来,买些理财产品,看着小金库慢慢充实起来是很幸福的,这些钱也可以用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田晴觉得按需消费,不仅可以留一定的应急钱,也可以有更多可支配的钱,去做喜欢的事,“比如出去玩,我会在娱乐上花钱,觉得这是值得的,一来拓展社交圈,二来能放松自己”。



田晴认为按需消费很重要,“想买一样东西,会先放一放,给自己一个‘冷静期’,可能过段时间就没那么想要了”。



已经学会“断舍离”的梁晔,会经常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我需要它吗?同类型的东西有多少?是否需要这么多?”如果确定物品的使用频率不高,或者有替代品,她就会果断舍掉。梁晔说,如今自己的消费习惯也在影响身边人,经常会有人问自己,怎样归纳整理需求、减少不必要的物欲。



林浩说,虽然以前上学时,也会贷款消费,但不会把额度设置的超过自己能力,而且会把这类消费主要用在日常生活开支上,而不是给自己一个“超前购买”的理由。

林浩指出,理性消费,重要的是设置底线,“比如收入1万元,我会设定每月的存款目标,剩下的钱再分配消费”。



在季均逸看来,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消费,都算是理性的,“即便是贷款消费,也是用来买生活必需品,如果用于购买奢侈品这种符号价值高于实际价值的东西,我就觉得是不理性的”。

现在季均逸会按照急需程度对消费进行划分,“会发现有一部分东西并没那么着急要,就可以推迟一段时间再买。花钱投资自己也是不错的。想去健身,进行提升和锻炼”。



据社调中心的数据,95.3%的受访青年感到,年轻人在消费上更加“精明”了。

不购置用不上的东西、不从众、不盲目,梁晔现在很享受自己的消费状态——让自己精神满足的消费更重要。



龚如诗觉得,从看重商品外观到关注实用性,自己的消费观逐渐变得积极正向,“至于以后的消费习惯,会更加理智,也会关注一些理财知识,想更好地作规划”。



90后小婷说,当直播间里充斥着“买它”的高喊声,当社交平台上遍布好物分享时,在下单前多想一下很重要,“不是把消费当作洪水猛兽,而是‘该花的一分不省,不该花的一分不掏’。”她觉得理性消费,可以让自己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时多一些心安。


@声明:用户在本网站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如内容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推荐
  • 年轻时候的感情,大多输给了任性

    年轻时候的感情,大多输给了任性 叶上清之宿雨 年轻时候的感情,太多输给了任性。其实本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却非得折腾个半死不活才肯罢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自虐的同时还非要拉着喜欢的人一起焦头烂额,最后吵着吵 ...

  • 在第一次见面,如何让聊天气氛变得轻松?

    在第一次见面,如何让聊天气氛变得轻松?在双方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到底如何打开话匣子呢?这节课就来给大家支几招。 第一招:热门话题 第一次相亲不适宜聊过于私人的话题,比如经济权、房子问题,轻松且大众的话题更能 ...

  • 男人一旦恋爱,会变得彻底“西门庆”化

    男人一旦恋爱,会变得彻底“西门庆”化 凤凰卫视主持人窦文涛在他主持的《锵锵三人行》中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结婚就像开公司,结婚证就是营业执照。一般来说,男人投资的是金钱和地位,女人则投资青春与美貌。显然,女 ...

  • 洞察他内心最真实的需求,让挽回变得轻而易举

    01 “复合太难了,无论我怎么哀求,他都不理我,甚至还把我拉黑了!” “在分手之后,我考虑过挽回,可不管我怎么努力,如何折腾自己,最终发现都是徒劳的,所以我干脆放弃吧。” “我觉得自己已经卑微到尘埃里了,不断的 ...

  • 什么样的女人,会让男人变得越来越主动?

    到底什么样的女人,只要是男人碰上就心驰神往,无法忘怀呢?很多人说,是漂亮的女人,但想要牢牢抓住男人心,光有漂亮的脸蛋是不够的。 就像古人说的:“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意思是指,如果你单靠脸蛋,而不注重内在修 ...

  • 女人怎么做,可以让男人变得越来越主动?

    壹 520又要到了,你是否开始期待男友会给你准备什么样的礼物呢? 小惠和男友相恋爱一年年了,有天小惠和闺蜜抱怨:“又要到情人节了,真烦啊。” 闺蜜问她: “有什么烦的吗,情人节和男友在一起庆祝爱情,不开心吗?” 小 ...

  • 不要为了结婚而结婚 年轻人凑活婚姻要不得

    我姑姑当年为了结婚而结婚,跟我姑父之间始终没有亲密感,两个人客客气气大半辈子,没有大是大非,也没有大吵大闹,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基本也一般般,孩子读书也不行,他们也想的明白,儿孙自有儿孙福,也不插手,也不互相 ...

  • 为何年轻人上班不愿意精致打扮?

    上班8小时,化妆2小时,穿搭半小时,回家还要卸妆半小时,而且在公司就是对着那个电脑,那些同事,在路上反正大家都不认识,所以就没必要花3个小时精致打扮了!如果不是因为要出镜,早上洗脸上班,回家洗脸就睡觉,那多舒服, ...

  • 被老公影响变得谨小慎微 生活没安全感

    最近老公得了焦虑症还有点躁狂,我被他影响变得谨小慎微 ,生活一点安全感都没有。。 这样的生活何尝不痛苦呢,一点安全感都没有,现在说真的,我其实也有点焦虑了。。生活要对我这样? ...

  • 仓库管理工作中如何与年轻员工的沟通

    从自己的实践看,管理的根本在于对人性的激发和鼓励,以起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一系列原则的规范下自动自发地去完成和挑战目标。   社会的自然规律和现象,已经清楚地显示,现在仓库管理中在一线做事的员工80%多都是80 ...

  •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