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6S的安全管理

6S管理是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活动,其实质是对生产现场的环境进行全局性的综合考虑,并实施可行的措施,即对生产现场实施规范化管理,以保证在生产过程中有一个干净、美观、整齐、规范的现场环境,继而保证员工在工作中拥有较好的精神面貌和保证所生产产品的质量水平。
  2、6S管理的作用
  5S管理是指在生产现场对人员、设备、物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活动,它起源于日本,来自日语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其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均为“S”,统称为“5S”。安全是现场管理的重中之重,6S管理是在5S基础上加上安全(Safety)一项扩展而来。6S管理对企业的作用是基础性的,也是不可估量的:
  (1)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企业实施6S管理,可以从消防设施齐全、安全通道无阻塞、遵守设备操作规程、生产设备定期安检等方面将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比如通道上不允许摆放物料,保证了通道的畅通,从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节省寻找物料的时间,提升工作效率。6S管理要求清理与生产无关的、不必要物品,并移出现场;要求将使用频率较高的物料存放距离工作较近的位置,从而达到节省寻找物料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在6S管理的整顿环节,其金牌标准是30秒内就能找到所需的物品。
  (3)降低在制品的库存。6S管理要求将与生产现场有关的物料都进行定置定位,并且标识企业内唯一的名称、图号、现存数量,最高与最低限量等,这就使得在制品的库存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并且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从而杜绝了盲目生产在制品的可能性。
  (4)保证环境整洁,现场宽敞明亮。6S管理要求将与生产有关的物料定置定位管理,并限制在制品的库存,其结果使得生产现场利用空间增大,环境整洁明亮。
  (5)提升员工归属感。6S管理的实施可以为员工提供一个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在这样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中工作员工的尊严和成就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从而提升员工的归属感,使员工更加敬业爱岗。
  3、6S管理实施的原则
  为确保6S管理长期有效地推行下去,企业在通过开展安全、整理、整顿等形式化的基本活动,使之成为行事化的清洁,最终在提高员工职业素养后,成为制度化、规范化的现场管理,因此在实施6S管理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持之以恒的原则。6S管理是基础性的,所以开展起来比较容易,并且能在短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效果,正因为这个原因,6S管理在取得一定效果后,也容易流于表面的形式,无法做到不断优化和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将6S管理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天天坚持,才能将其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
  (2)持续改进的原则。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以及市场的变化,使得生产现场也随着不断的变化。这就要求所进行的6S管理也应当随之不断的改进,以满足其生产的需要。
  (3)规范、高效的原则。6S管理通过对现场的整理、整顿,将现场物料进行定置定位,打造一个整洁明亮的环境,其目的是要实现生产现场的高效、规范。只有实现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的6S管理才是真正有效的现场管理。
  (4)自己动手的原则。管理有限、创意无限,良好的工作环境需要现场员工的创造和维护。只有充分激发员工的创造性,自己动手改造现场环境,同时也改变自己对现场管理的看法,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
  (5)安全的原则。安全是现场管理的前提和决定因素,没有安全,一切管理都失去意义。重视安全不仅可以预防事故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更是关心员工生命安全、保障员工生活幸福的人性化管理要求。
  4、6S管理的实施
  6S管理活动的对象是现场的“环境”与“人”,它对生产现场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尤其是要重点考虑生产现场的安全问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与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就6S管理中的6个“S”而言,并不是独立的,尤其是安全、整理与整顿这个3个S,对于需要推行6S管理的企业来说,应当统筹考虑:首先安全这一要素是对原有5S的一个补充,却是生产现场管理的重中之重,既关系到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关系到产品、设备的安全;安全管理的实质就是要针对企业生产制造过程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实现产品制造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即对生产现场的安全隐患进行识别,确定安全通道,布设安全设施,以及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演习等。整理是指区分生产现场需要与不需要的物品,在对不需要的物品加以处理;其关键在于确定物品的“要与不要”、“场所所在”以及“废弃处理”的原则。整顿是指把生产现场所需要的物料加以定置定位,即对所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可以快捷地取得所要物品,达到合理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物品的定置定位,是指对留下的物品明确场所、明确放置方法、明确标识,是使用者一目了然,达到节省寻找物料、实现目视管理的目的。
  6S管理中的清扫是生产现场“零故障”和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的基础工作,不仅指例行清理灰尘、脏污等,还包括对生产现场的设备进行日常清理、检查和维修;清扫看似简单,做起来也不容易,首先要确定清扫的方法、设备检查的方法以及实施维修的方法,并逐步将清扫渗透到日常工作、将检查渗透到清扫工作,最后将维修渗透到检查工作中。
  清洁是在4S管理之后,为认真维护已取得的成果,使生产现场始终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将成果进行制度化、标准化,使不同的人在完成相同的工作时能够达到相同的结果;清洁的过程还在于就生产现场不断产生的一些不要的物品及时进行处理、对不断增加的新物品及时进行定置定位,纳入管理,其目的就是要实现预防安全、预防整理、预防整顿和预防清扫的最终结果,以推动6S管理的持续改进。
  素养不同于其他几个“S”,其对象是“人”,即直接提升人的素质。6S管理始于素养,也终于素养,也就是说人可以改造环境,环境也可以培养一个人,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素养这个“S”的推行,与其他几个“S”相互渗透,可以通过培训同时进行,也可通过日常例会逐渐渗透到生产的日常工作中,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员工的素养。
  5、6S管理的过程控制
  6S管理要获得预期的效果,企业应当适时进行必要的过程控制,以充分暴露生产现场中的不足与问题,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促使其不断改进并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
  (1)安全管理控制,安全管理控制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现场安全管理,就是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企业的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通过对人员、作业方法、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与监督,以保证现场的安全。二是人员现场管理,其重点在于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严格控制加班加点,防止疲劳作业,通过对作业人员安全行为的约束和管理,促进员工在作业中相互监督、相互保护,提高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改进的能力。三是设备现场管理,其重点是监督检查现场生产人员是否严格按设备操作规程使用、维护设备,这是确保安全生产物质基础的有效手段;在实际作业中,操作人员要切实掌握加工工艺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不合理的或不安全的加工方法应及时反映,通过不断改进,使之更加条理化和安全化。
  (2)现场作业环境控制,就是检查作业现场是否保持清洁安全、布局合理,设备设施保养完好、物流畅通等,这不仅反映出现场人员的日常工作习惯和素养,还反映出现场6S管理的水平。
  (3)定置定位的控制,现场物料定位定置一旦确定,管理工作就相对稳定,应及时纳入标准化管理,解决现场定置管理的“长期保持”问题,同时还应当建立与定置管理运作特点相适应的、按定置图核查图、物料是否相符的现场抽查制度。现场抽查时,不允许有任何“暂时”存放的物料,这种“暂时”一般暴露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可能该物料没有按定置管理的规定存放到规定的位置;二是可能该物料没有列入定置管理。
  (4)持续改进的控制,就是指对生产现场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与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加以改进,以达到提升企业现场管理水平的目的。通常有下列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改进:一是现场抽查中暴露的问题,如有些物料没有列入定置管理,或定置不合理;二是随新产品生产的需要,新工艺的应用,原有的定置管理已经不适用,这种改进需要根据新的生产流程,重新设计部分现场物料的定置,方能保证现场定置管理的长期有效地进行下去。
  6、结束语
  管理的提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打牢扎实的管理根基,企业才能发展壮大;现在国内许多企业都在推行6S管理,也有的企业在6S管理的基础上,增加节约(Saving)、服务(Service)、客户满意(Satisfaction)等扩展为7S、8S、9S管理;就企业而言,推行的是几S管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做的管理内容和所评估的业绩应当是在持续优化和规范生产现场的同时,达到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 用户在本网站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推荐
  • 推行6S管理应强化设备与安全管理

    6S是企业实施现场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发现,借助5S管理取得成功的企业,均是机械加工、制造、装配等自动化流水线较强的离散型企业。对于现场物流较大、品种较多且无规则形状、粉尘严重的化工企业来说,其推行带有一定的 ...

  • 仓库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一、物质仓库必须设立一名防火、防盗安全管理责任人,责任人必须认真学习安全防范及消防安全知识,同时要学会使用各类灭火器材。   二、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即货物进仓检查制度,明火管理制度、安全 ...

  • 5S安全管理法

    一个良好的工作现场、操作现场有利于企业吸引人才、创建企业文化、降低损耗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以大幅度提高全体人员的素质和敬业爱岗精神。5S安全管理法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目前在发达国家应用广泛,被认为 ...

  • 现场安全管理方法

         由于管式加热炉结构复杂,零部件多,检修过程中多工种交叉作业等,制定相应的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一)安全巡检“挂牌制”   “巡检挂牌制”是指在生产装置现场和重点部位,要实行巡检时的“挂牌制”。操作工定 ...

  • 精益生产如何安全管理

      1、精益生产与安全管理概述   ①精益生产概述   精益生产方的核心思想就是JustInTime,即JIT。简单来说,在最需要的时候根据最精准的量定量生产所需要的相关产品。部分管理专家因此也将精益生产方式称 ...

  • 精益生产如何进行安全管理

      精益生产如何进行安全管理?很多年企都有这个疑问,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精益生产的安全管理模式吧。   1、精益生产与安全管理概述   1)精益生产概述   精益生产方的核心思想就是JustInTime ...

  • “六有”、“六无”班组安全管理

      1、“六有”班组安全管理   安全有目标。结合班组管理的实际情况和人员特点,制定出班组安全管理的目标和要求,使班组员工做有要求、干有目标。   管理有规章。编制严格的、切实可行的管理规章,加强 ...

  • 现场班组建设安全管理制度

      一、加强班组建设隐患排查密度,实行班前安全检查、班中巡回检查,班后安全复查“三必检”制度。即:班前、由班组长排查现场隐患,并将隐患及时向班组长汇报,对隐患进行处理。班中,由班组长进行巡查。职工发现隐患及时向 ...

  • 班组安全管理“十到位”

      班组是企业的最基层组织、最基础的细胞,班组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前沿阵地,安全班组管理工作应做到“十到位”。   一、认识到位   安全班组管理工作搞得好不好, ...

  • 班组安全管理要抓两大要素

       班组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企业的安全生产是否稳定,关键在班组。要抓好班组的安全生产,主要应抓好“两个要素”。   一、班组安全员。班组安全员是生产第一线的安全监督者,是班组长的参谋助手,也是生产的直接 ...

  • 职场最佳人设:够靠谱+不好惹+露点富

    看着很多职场小白,初出茅庐啥也不懂,拿着实习工资干着一天16小时的工作,还被组长欺负、被领导针对、被老板PUA,真的很为她们着急。 如果你观察过足够多的真正优秀的同事和领导,你会发现,想在职场混得好,就得立人设! ...

  • 职业技能培训都有哪些方面,有了解的吗?

      为什么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这是由于职业技能培训能够帮助员工掌握职业常识以及不断提升职业技能,进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助力企业又快又好发展。那么职业技能培训都有哪些方面呢?   职业技能培训是 ...

  • 赚钱只能靠自己,总想着靠别人,你就大错特错了

    首先表明一点,知信行者不会教任何人赚钱。 一个是自己没这个资格,再一个也没有那个能力。 说句实在话,赚钱这玩意也没办法带,只能靠你自己。 知信行者只能是竭尽可能提供一些自己的经验,方法,到底是否适合你,你能不能 ...

  • 新职人的未来商机

    张宁认为,过去以某零后为标签的代际划分方式已经失效了,新职人是理解消费人群的新视角。“这样一个移动互联网和AI两条技术线的交汇点上,我们应该去思考,到底应该如何去连接消费者,如何和他们重建信任关系。我们认为他们本 ...

  • 新职人的标签:高知、专业、精英

    新职人的标签 高知、专业、精英是新职人最初的标签,2010年定向邀请制作为起点,知乎想做的就不是大众流量生意。第一批200名用户中,包括李开复、马化腾、王兴等知名企业家。 何为新职人?拥有怎样的人群画像?他们商业价值几 ...

  •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