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高管经验谈:什么样的人适合做物流经理(下)

技术不是决定你是否优秀的主要条件

在未来,物流经理们将必须是一名善于应对各种变化的行动者,而不仅仅是一名掌握各种物流知识的技术员。改变的挑战在于,在融入产生客户价值的过程之后,如何提高物流能力的速度以及灵活性。
我们生活在机器的时代,精密、速度与准确是这个时代的首要价值。我们遇事总是要问:“它跑多快?”或者,“你去那里要花多长时间?”对某件事情的最高赞扬就是说它运转自如。但是显然,技术与技巧将不再会是限制物流进步的因素。即使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没有出现新的技术,我们也仍然无法全部利用目前所有的技术。或者说,技术作为一种改进生产率的新的方法,并不是决定一名物流经理是否优秀的主要条件。
目前,物流所使用的许多概念与方法都是陈旧的,诸如以活动为基础的成本、以时间为基础的竞争、ABC库存分析、持续补充、快速反应、分隔等。
因此,物流管理的挑战在于从传统的增加思维上提高,努力获取最新的需求信息,并重新创造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与服务。
尚在几年前,一提到最佳作法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相关数据,而如今我们想要的的真正的方法方式、流程和思维方法。
企业中我们可以定义哪一种是最糟糕的作法,而最糟糕的作法通常是改进的良机。几年前,我们的最佳作法可能是引入仓管系统、引入运输管理系统、自动识别技术等,但是现在强调的是“以流程为导向”,而不是以技术或技能为导向。
这里并非贬低技术的重要性,但实际情况却是,技术仅仅是流程中的仆人。比如说企业安装了运输管理系统,并且发挥了作用,但如果员工不知道如何使用或不输入正确的数据,那么整个设备和系统只是摆放,我们需要超越技术而关注流程,首先设计正确的流程,然后使用系统技术加速员工实施正确的流程。这就要求企业持续改进,在流程上持续改进。

离合理再近一些

尽管持续改进的挑战在20世纪的后50年中一直存在着,但是一些厂商却几乎从没有进行过真正的改变。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物流的过程将经历许多文化主体,这样就要求在物流基本工作的实践中实现文化上的改变。但是显然,这种改变并非能够轻易实现。
而且,物流已经被发展成为供应链的概念,成为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不仅包括生产线上的流水,还包括供与求的一个串联,是一条完整的链条。
比如,戴尔电脑进入中国并在厦门设立生产基地之后,将其全球物流合作伙伴伯灵顿也带进了中国,同时跟随戴尔进入中国的,还有一批电脑零部件生产商。
比如麦当劳与肯德基,在进入一个市场之间,都要将其生产、销售与运输等合作伙伴带往新的市场。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前两年,麦当劳先在中国建立了土豆生产线与鸡场。当一切就绪之后,麦当劳再进入市场,于是整个链条立刻被串联了起来。而且其供应链中的各个点之间没有大小之分,彼此很平等,链条非常稳固。
相较而言,中国本土的物流供应链条就比较脆弱。往往仅有供与求之间一段并不完整的链条,而更远的上游与下游则基本上没有形成一个供应链式的联盟。而且,供与求之间的关系处于不平等地位,强势一方都很霸道,往往一方不满意,立刻抽身走人,所以链条非常易短裂,容易造成国内物流业发展混乱和不平衡局面。

未来物流经理的真实语境

在很大程度上,制订或者实施战略的物流经理人的能力,决定了企业未来的竞争能力,两者之间呈现一种正比的关系。
由于物流活动提供的产品是无形的物流服务,而这种服务对象的客户是千差万别,为了使不同的客户满意,必须要有不同管理模式和竞争方式,这对于从事物流管理的高层经理们提出相当难度的挑战。
在未来,物流职业究竟会呈现一个怎样的发展趋势?企业将会需要怎样的物流经理?物流经理需要具备哪些素质与能力?
物流职业应该是什么?非常简单:一切为客户服务。有时候,解释与理解为什么是十分困难的。但在商业实践中,几乎所有的公司都需要进行重新定位来完成这个基本目标。即使是非营利的机构也不例外。
一开始,包括物流在内的所有事情都似乎很复杂,尤其物流的复杂性是令人生畏的。我们所取得的所有成就与进步,都与简化与标准化有关。这些都是物流工作的基础。
在“一切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语境中,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成为物流的重要经营责任。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在于,对原材料、在制品和制成品的库存进行地理上的定位。
在经过一系列的物流过程之后,原材料流入了工业化国家庞大的制造设施中,而后又通过市场营销的渠道将产品配送到终端消费者的手中。
为了实现这个流程,无数的营销机构展开了辛勤的工作。仅在美国,营销结构就涉及到大约150万个零售商和46万个以上的批发商。为了给这些企业运送产品和物料,1992年就注册了1 490万辆商用卡车。为了支持物流,1994年在制造、批发、零售和存货方面的投资总额超过了8 930亿美元。而现在,这些数据已经 大增长。
创造物流价值的成本是高昂的。当存货被正确定位,有助于销售时,物流就会增值。虽然这种成本难以衡量,但是绝大多数专家同意,2005年美国的物流年度开支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10%。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GNP上每花费10 000亿美元,相应的物流成本就差不多为1,000亿美元。
当然,重新创新企业并非是物流的惟一责任。但物流经理有责任来参加这个过程,尤其是那些指导全球运作的人,他们操纵着广泛的资本和人力资源,使产品和服务送达客户变得更加方便。在未来,物流经理们将不得不为因应重新创新企业的要求而改变管理的责任。
连续不断的消费需求将会改变物流的基本运作实践,并使之从功能导向转移到过程导向。比如,顾客向一家生产婴儿食品的公司订购10箱婴儿软饮料,包括3份橙汁、3份苹果汁和2份酸果蔓汁。当顾客向食品公司表达了这些果汁是否信箱的担忧之后,得到的解释是:“难道你们不知道我们是如何运营生产线的?当苹果熟了的时候,我们榨取苹果汁;四个月后当酸果蔓熟了,我们开始榨汁。”
按照这种说法,应该由包装车间来生产最终的制成品。包装车间可以生产出瓶装苹果汁,但是不要在瓶子上贴标签,可以将它们存储到仓库中,一旦客户的要求和订单到达之后,根据客户需求与要求最终进行包装。这样就赋予企业更多的灵活性,可以让它根据客户想要的方式进行生产,这就是持续改进。
@声明:用户在本网站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如内容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阅读
  • ISO22000是什么管理体系?

    一、ISO22000管理体系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采取措施确保食品的安全。在此背景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05年发布了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该标准旨在确保食品在生 ...

  • 什么叫企业管理严?

    上下班打卡、每天必须在工位、领导随叫随到…… 以上这些都不能算严管,因为很容易就可以做到, 而且, 可以非常轻松地敷衍过去,很多企业之前不严,感觉士气太松开始严, 于是就从这些表面的小细节下手,其实是不会有用的 ...

  • 职场上,会赚钱与不会赚钱的人有什么区别?

    真正会赚钱的人,他们的工作模式通常是这样的: 他们不会很忙,但他们的工作效率极高。他们明白,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因此他们懂得如何最大化地利用每一分每一秒。他们不会陷入琐碎的事务中无法自拔,而是会精心挑选那些能够 ...

  • 职场中,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克服拖延症?

    拖延症是许多人精进路上的绊脚石,也是工作晋升通道的拦路虎。我们常常在执行计划时,找了无数个借口,硬生生地把计划一拖再拖,那些计划成为永远完不成的清单。 有一位职业咨询的客户问道,很重要的事他也会拖,该怎么解决? ...

  • 浓人”与“淡人”概念又火了,成为职场人设新名词

    本文转自:劳动者报 继“MBTI”测试中的“i”人和“e”人讨论之后,“浓人”与“淡人”概念又火了,成为职场人设新名词。   “好的”“没问题”“都可以”“你要这么做我也没有办法”…… 情绪稳定,平淡如水 ...

  • 职场中,为什么加班的总是你?是什么原因?

    加班有的人是真材实料的在工作,赶任务,在学习,有的人其实只是混加班费的,有的人则是给老板看的,还有的人就是拖延症,总是在上班时间做不完自己的工作,还有的人则是被队友坑等等。 ▲混加班 混加班的人一般是在一些工厂 ...

  • 什么性格的人,适合做人力资源(HR)?

    1、具备较高的人际敏感度 HR的工作需要每天面对不同性格不同职业的人,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在与人打交道,如果人际敏感度低,很多事情的理解就会有偏差。 2、外向性格,有意愿主动与人沟通、交流 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对象是人,离 ...

  •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管理者?

    经常有人问我,什么样的人适合做管理者? 其实,并不是所有业绩好的人都适合做管理者。提拔管理者时,不能只看他的业绩,重点要看他是否具备管理者的特质。 01.好的人品 如果要选一个人做管理者,那么他首先必须人品要好, ...

  • 老实人适合干什么工作?

    面对职场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尔虞我诈的利益关系、表里不一的面孔,老实人可以说是没有先天优势来应对如此复杂的环境的。因此,老实人在选择工作方面,可以选择一些相对比较适合自己的性格,又无需面对那么复杂的环境的工作。 ...

  •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