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企业隐形竞争力【转帖】

“传统的会计方法有一个大问题,投入是按显形资产,产出是按财务报表。这种方法恰恰把信息化的独特之处掩盖起来了。作为非财务因素的隐形资产,如网络和知识,正成为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但却是传统会计报表的最大盲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除了以货币为中心的会计制度,还需要以信息为中心的测评制度作为补充,才能对现代企业竞争力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中国绝大多数企业都忽略了信息化的这个关键性的中间地带,这是导致企业信息化在技术和应用之间脱节的基本原因。”
  
  隐形竞争力,是指构成企业竞争力的非财会因素。它相对于会计制度来说,是隐形的。相对于货币来说,是隐形的。也就是在投入阶段其价值不能直接以货币衡量,但本身确有价值且有实际增值贡献的要素。
  
  比如说,每个企业都知道,关系很有价值,凝聚力很有价值,企业家精神也很有价值,同样有价值的还有企业文化、创新能力、知识能力等等,但同样每个企业也都知道,这一切从会计报表角度看,价值统统是0―是“没有价值”的!显然,这与事实不符,与企业的实际感觉不符。
  
  企业信息化评价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使非会计价值审计与会计价值审计一样,一同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科学仪表盘。
  
  全球化、信息化越发展,非会计价值审计的问题就会越突出。因为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的研究表明,企业信息化与这种隐形竞争力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并具有内生联系。
  
  首先要说明,在这里,企业信息化,不能仅仅定义为技术应用。因为技术应用,侧重的是技术是否到位,而不关注所涉及的“商务”的管理性质是否变化。这样的指标往往不问技术加上去,是固化原有管理,还是改变原有管理。无法排除以下这种歧义:电子是“新”的,商务是“旧”的,将新的“电子”叠加于旧的“商务”上,其中“商务”本身的规则可以不变。比如,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金字塔式商务管理,分层管理规则不变,用技术去强化分层结构。这样的企业信息化,容易造成用新技术固化旧体制,承担不了改革的功能。我们所理解的企业信息化,强调基础管理改革的优先性,即根据“电子”(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实现从传统商务规则向新的商务规则的转变,比如,从金字塔式管理变为扁平化管理。它问的是“商务”本身是什么样子,是否符合先进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调整的要求。
  
  信息化的“商务”,与非信息化的“商务”,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我们在《发掘财务报表外的隐形资产(一):方法论》中,曾强调,传统会计,遵循的是牛顿力学的世界观,一就一,二就二。整体就是局部的代数和。1+1=2,这个2是个死东西。活着和死的,是没有区别的。但从信息化角度,不这么考虑问题。有网络存在,和没有网络存在,最大的区别,不在于节点的代数和,而在于节点之间的联系本身创造的价值,在于1+1>2中“大于”的部分。如果你计算信息化的投入产出,采用的算法,是有网络效应与没有网络效应结果都一样,那你就不是在算信息化,而是在算别的东西。
  
  信息化管理,通俗地说,就是1+1>2。其中这个“大于”,意味着两件与非信息化管理有区别的事情,一是意味着网络协同效应,强调协同的优先性,从单纯面向职能,转向以职能转变为基础,以流程重组为导向。用张瑞敏的话说,叫“变职能为流程”。“大于”在这里,意味着价值来自协同。二是意味着网络生命效应,强调创新的优先性。从非学习非适应型组织,转向学习型适应型组织。“大于”在这里,意味着企业象生命体一样,迅速适应,不断进化。
  
  现在我们把这个问题具体化一下:到底什么东西,什么价值,是可以从网络效应中算出,而在传统会计制度下算不出来,把握不住的?我们在研究中惊奇地发现:所有非财会审计因素,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统统都非常“巧合”地指向“>2”这一点。
  
  财会标准和非财会标准,第一个界限在于是否能用货币衡量,而不在有形无形。信息化测评,是以信息为基准,而非以货币为基准。二者的维度不同,但可以转换。第二个界限,在于区分不同的无形资产。用财会标准,可以衡量有形资产和“有形的无形资产”,我们把可以用货币衡量的无形资产,称为有形的无形资产;而把无法用货币精确量化的无形资产,称为无形的无形资产。前者涉及的是专利、商标等,后者涉及的是诸如凝聚力、社会资本、创造力等,后者才是信息化管理区别于非信息化管理最独特的东西。第三个界限,在于涉及的竞争力,是两种不同语义的竞争力。科学管理把握的,是核心竞争力,信息化管理把握的,是协同竞争力。前者是职能竞争力,即强化独立单位的功能就可以获得的竞争优势;后者是流程竞争力,即必须依靠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协同才能产生的竞争优势。前者是机械的,后者是有机的。信息技术应用,当然也可以强化核心竞争力,如单机CAD的应用,但它真正独特的,不同于工业型技术的作用,或者说擅长,还是在于降低协同成本,强化协同竞争力。无形的无形资产也好,协同竞争力因素也好,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以1+1>2的网络效应为基础,类似于中医说的“气”。
  
  现在的问题就变成,什么样的管理,适合从管理“器”,到管理“气”。器相当于职能,是部门(器官)的功能;气相当于流程,是功能与功能之间的联接。会计制度是一种“西医”,长于把握分工剥离的“器”。而“气”对于西医来说,是一种不规范的东西,无迹可寻,用“科学管理”意义上的传统管理操作手法把握不住。就象牛顿力学把握得住“粒”,但把握不住“波”一样。但如果换成中医,一切就简单了。因为中医,是专门把握气的。信息化管理,就是管理中的“中医”。信息化当然不是否定西医,独尊中医,而是要中西医结合。现在的问题,是不承认“中医”,或“中医”没理论,不系统化。如果不了解这一点,硬上企业信息化,就非常容易出现两种硬伤:一是技术与管理两张皮,造成CEO和CIO的矛盾,花钱买罪受;二是用新技术固化旧体制。总之,吃亏的都在“商务”上。久而久之,企业就会对新技术的应用产生反感。
  
  下面,我们从商务的角度,而不是从电子的角度,归纳一下,在发达国家企业实践中已总结出的,与信息技术相配合的商务管理的价值测度指标的类型。它们属于虚拟资产审计,或叫信息化管理审计。这些标准,与传统工业化的会计标准及其管理原则,具有一定的相斥性,属于新“商务”范畴。它们切入的角度各有不同,但描述的对象,是一致的。通过了解它们,我们可以在很实的操作层了解到,所谓电子商务中的商务,绝非保守人士说的从传统产业照搬的“水泥”,而是与水泥方向相反的“商务”。
  
  第一类指标:组织指标――“网络协同效应”类指标
  
  共同特点,是这类管理离不开网络。当然不一定非是互联网。不过,互联网是发挥这类管理的最理想的基础设施。
  
  1、外溢效应型指标:聚焦于如何利用资源、技术的“外部性”,即1+1>2中的“大于”号。此商务与彼商务的不同在于:旧商务回避外部性,会计制度不计外部性,新商务积极利用外部性,信息化审计计算外部性。典型商务应用领域在企业信息资源利用,知识共享和技术扩散等。
  
  2、网络协同型指标:包括价值链管理。聚焦于产生企业间网络效应的组织与合约特征。主要应用于虚拟企业,企业联盟等方面。从根本上突破了会计制度的产权理论基础,这类指标描述出非“明晰产权”条件下企业合作的深浅尺度。
  
  3、社会资本型指标:包括结构资本。聚焦点是“关系”和“信任”。社会资本理论又叫社会网络理论,特点是从人际网而不是从技术网角度解读信息化。它的隐含前提是社会人假设,这一点与旧商务依据的经济人假设很不相同。这类指标可以成功解读企业关系网和诚信的量化价值,而这正是会计制度所短。例如,它可以揭示出网络与诚信之间的奇妙联系(降低机会主义概率),比较出血缘关系网与公共关系网的商业利弊。
  
  4、团队协作型指标:聚焦于组织中人际关系协同。测度人际关系的经济价值。
  
  5、虚拟企业型指标:聚焦于虚拟度问题,是明晰产权的负指标。不光适用于企业间合作,而且可以评测企业内部,企业与客户间合作水平。
  
  6、客户关系型指标:专注于企业与客户间关系的绩效评估。
  
  7、企业文化型指标:聚焦于企业非正式组织和结构类型。资源排列组合,整合资源,
  
  8、流程重组型指标:包括集成管理,集中于企业内部管理,特别是打破职能界限的效益。可以测出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递变趋势。突破了传统管理理论有限理性的部分结论。
  
  第二类指标:组织目标指标――网络生命效应指标
  
  共同特点,是不再聚焦于组织的手段,而是聚焦于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之间的统一;聚焦于人的自我实现和组织的进化。
  
  1、竞争能力型指标:聚焦于有机组织综合能力的获得与释放。
  
  2、知识管理型指标:包括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本。聚焦于作为生产要素的知识的自组织和自激发。
  
  3、技术创新型指标:聚焦于组织的创新机制。
  
  4、决策理论型指标:聚焦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5、企业仿生型指标:包括灵捷组织,聚焦于组织的生命特征。
  
  我们将会在以后,陆续将这些方案具体介绍给大家。
  
  通过企业信息化测评,人们将惊喜地发现,把握隐形竞争力,不再是企业天才的事情,而是任何一般智力的人,按操作规范可以把握住的。你的企业,也将因此而平添另一半财富。这是每个老板梦寐以求的事!
@声明:用户在本网站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如内容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推荐
  • 警惕新型“隐形假币”

    警惕新型“隐形假币” 通过当前打击假币犯罪专项行动的开展,普通的假币犯罪已无太大活动空间,而另一种利用部分真币变造的“隐形假币”正在悄然蔓延,民警提醒大家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要特别注意加以鉴别。 一、拼凑币 此 ...

  • 物流运输企业中的车队管理

    车队管理一直是物流运输企业经营者们面临的一个难题。“宁带千军万马,不带车队一兵一卒”,流传在业界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而在车队管理工作中,最难也最重要的就是驾驶员管理、车辆管理、调度管理和安全管理。本文 ...

  • 90%以上的企业领导总是比员工更不遵守工作流程

    人的天性是惰性,惰性使人更趋于追求“方便”。企业管理日常工作中最方便的工作方式是什么呢?那就是“我一句话,你全搞定”。这一句话,使得“具体办事人员如执尚方宝剑”,可以跳过一切必要的环节直达目的,久而久之,工作人 ...

  • 通过一个小故事来看下企业都需要什么样的员工?

    扁鹊说他有两个哥哥,医术比他高明得多。高明之处,在于“治未病”,就是提前发现你身体的毛病,然后,给你治疗,让你避免“病入膏肓”的悲剧!但世人都不认可他的两个哥哥,所以,无论从江湖地位,还是待遇,他的两个哥哥都比 ...

  • 如何提升企业执行力?员工到组织要怎么样才能提高?

    作为一名管理者,从现在开始努力培养这些习惯; 1、延长工作时间; 2、始终表现出你对公司及产品的兴趣和热情; 3、自愿承担艰巨的任务; 4、在工作时间避免闲谈; 5、向有关部门提出部门或公司管理的问题和建议。 养成了良好的 ...

  •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物流经理?

    物流经理作为负责整个企业物流供应的“掌舵人”,将销售收到的定单或是供货预测,转换为近期公司的主导生产供货计划,材料需求计划及成品分销供货计划、然后向供应商采购相应原材料、包装材料等,组织安排相应的生产计划,再将 ...

  • 企业计件工资计算模板,某单位201311职工作业记录及工资计算表实例

    企业计件工资计算 214138

  • 物流职业人生--啥企业适合自己

    今日见到了前任部门领导,前任领导离职在家休养半年多时间后终于重新投入工作。新任职的公司是一家国营大型企业,她还是做自己的老本行,公司给的职位是物流副总监,负责公司日常物流管理以及物流规划。我想她从以前任职的所谓 ...

  • 仓储企业日常管理常识问答(仓管员必备),列举了一些在仓库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希...

    导读:就仓储企业日常管理而言,掌握必要的常识是仓管员的基础工作。下面,小编搜集了相关资料,列举了一些在仓库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就仓储企业日常管理而言,掌握必要的常识是仓管员的基础工作。下面, ...

  • 物流人才严重短缺 企业10万年薪抢人

    目前全国从事物流行业的人员超过2000万,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超过600万。物流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物流人才存在结构性短缺,企业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远远不够。 月薪8000元,年薪10万元……近日,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 ...

  •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