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做机械设计的感受27:日本留学生再次交谈

去年我在上海参加展会的时候,曾经见到一位日本留学生S君,当时和他谈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今年一月份,我把他约出来吃饭,谈了一些找工作的话题,在这里记录一下。

Chapter 1.

我和S君上一次见面,已经是半年前的事情,不过还好在地铁口我们顺利地认出了对方。简单寒暄之后,他带我去一家附近的东北菜餐厅。在饭店里点菜之后,我拿出了一份打印件,是上次在展会和他见面时的谈话,也就是这一系列的第19部,还有一份图表是第20部。

我对他说,上次在展会与你谈话很愉快,我后来把当时的谈话记录下来了,希望你不要介意,这次带来给你看一下。他说好的,然后把打印件接过去开始阅读。文字都是中文,他翻得很快。之后他对我说,稍后还会仔细看看,子子先生的记忆力真好。我说,当时聊天之后感触很深,因为和你谈话可以谈到很多话题,所以回家之后我就想把这些记录下来,但是当时工作很忙,没有大块时间可以打字,所以就在晚上睡觉之前,在手机上打了两千多字的梗概,然后过了半年才有时间把他们添枝加叶整理出来。S君说,在手机上打两千字会很辛苦的。我又想想,嗯,或许是在笔记本电脑上打字的。总之就是先写个梗概,过了半年再回忆出来的。毕竟都是自己的想法,所以还好能够回忆起来一些内容,写下来对自己也是一份留念。

我对S君说,这是“第十九部”和“第二十部”,这样说过之后,我又换种说法,按照日本漫画《七龙珠》的书脊写法,说这是“第十九卷”。然后S君说“第十九话”是么,我说是的。第十九话是与你的谈话,第二十话是我在工作中体验到的关于communication的总结,希望能够给你带来一点参考。S君说“明白了,谢谢,我收下了。”

然后我询问他的近况,S君说他现在是大学四年级,即将毕业。现在一方面在准备论文,刚刚通过了预答辩;一方面在进行就职活动。他到几家公司去进行了面试,有些一次面试获得了通过,感觉还好。我对S君的面试通过表示祝贺,然后谈到日本的公司,我对S君说,在我看来,日本的经济发展前景有一些不够乐观的地方。

S君问为什么这么说。我说,有这样一个问题。当时我们刚点完菜,还没有上菜,桌子上有几个空盘子。我拿起桌子上的一个空盘子对他说,你看这个盘子,它的价格是怎样得出来的呢,首先,要有原料成本,然后是人工,花几个小时进行设计和制作,最后是流通成本和利润。其中人工成本是这样计算的,比如说这个盘子需要用人工捏泥巴花一个小时才能制作出来,那么它的人工成本就是一个工时。在日本,根据网上的数据,一般企业的报价工时成本在80美元左右,企业在报价的时候,会用这个金额进行乘法计算来进行报价。如果是TOYOTA或者是KEYENCE这样的大企业,他们的工时费用会更高。然后就有两个问题,第一,他的工时成本比海外要高很多,所以有些工作逐渐转移到海外去做,在海外做倒是可以,但是有一些know-how是在制作过程中才能发现的,日本在本土企业做精益管理的时候,会发现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提高管理提高技术。但是在海外的情况下,一般日本公司只会在海外据点派几个人做大面上的管理,那么这些制作过程的技术知识点就不容易反馈回来,减少了技术提高的pipe。第二,工时成本高,导致售后服务的成本也高,所以在做一些售后服务的时候要过多地考虑成本,以至于一些维修服务进展的不够理想,影响到客户体验,对后续的销售会有影响。S君说原来如此。

当时我在吃饭时提到了这两点,但是总觉得想说的东西没有说出来,后来过了很久我才想出来,我还有一点想说的是:八十年代的日本制品,里面有很多对细节的追究,会花时间对于布局和结构这类细节进行推敲,做出来美观结实的商品,让世界感觉惊艳。但是现在日本公司在做设计的时候,往往是只做到百分之七八十满足基本功能就差不多了,如果再花时间去抠细节,那么就需要人员去花工时成本去考虑,然后花工时成本去制作,但是如果那样做的话,多花费时间,将会导致制作成本提高,导致价格提高,导致销售方面有所影响。也就是说,推敲细节所提升的价值并不够高,不能够匹配所花的成本。这样就会导致,综合考虑收支平衡之后,对于一些细节的追究会被放弃,导致日本制造的产品在细节方面,做得不像以前那么极致,长久以往,这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

当然,追究细节带来的结果有两种,第一种是锦上添花型,有了让人感觉很精致,但是没有也可以完成基本功能,就像木制家具上面的雕花。第二种是,涉及到用户体验,一般厂家可以做到八十分的产品,再多花一些心思,会做到九十分,九十分得产品会让人感叹,让人记住,愿意购买。第三种是,花时间去追究细节,结果考虑的方向却有失偏颇,造成冗余,比如汽车导航仪里的一些很少使用的功能。现在被在意的问题是,其中第二种的细节追究会变得减少,这点会对MADE IN JAPAN的制品品质精细感觉有所影响,或许会导致不利的倾向。

Chapter 2.

然后我对S君说,关于日本经济,还有另外一点。看日本经济,不是只看现在的经济指标,更重要的是看现在的日本公司里的年轻人的状态,十年后他们将走上中层岗位,那么他们的状态将决定十年后日本经济的状态。

S君问,那么你对现在的日本年轻人的状态的评价是怎样的呢。我说,有两方面值得担心的东西。一个是现在一些二十多岁年轻人的学力不高,这也是媒体报导的事情。我认为他们学力不高的原因之一是,二十一世纪初日本推行的“宽松教育”,单纯减少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导致学习的内容变少,这实际是不好的。另一方面是,日本企业里知识技术的传承做得不好。具体说来就是,老员工对新人的教育做得不够好,“技術を伝承する効率が低い”。

S君说,这样看来,貌似这些都是四五十岁人的责任。一方面,“宽松教育”不是我们二十多岁人举手说“我们要宽松教育”的,而是四五十岁人他们出来改变的政策。另一方面,老员工对新人的教育做的不够好,也是他们的能力所限。我说有一定道理,三十年前的日本人靠着自己的辛苦钻研,取得的很多技术上的成果,但是那只代表了三十年前的时间点的状态。他们做到了“研究技术”,但是貌似没能做好“技术传承”。有些技术貌似只存在于老员工的头脑里,一方面没能具体化,一方面在讲授传递的时候做得不够理想。他说原来如此。

然后我说,还有一点是,年轻人的礼貌做得不够好,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提高。我说前一段时间两个二十出头的员工到上海分公司来访问,我去给他们买高铁车票,买好后回到分公司,进门时他们两个人就在那里埋头弄电脑,没有一个人给我打招呼,有一点shock,与我印象中以往的日本青年不一样。然后我把车票递给他们,收钱的时候,他们掏钱给我,连五角钱都算得很精确。其实我比他们的入社时间长,算是他们的前辈,他们这样的表现,可以算是不够礼貌的行为。后来我与其他日本人同事聊这件事情,他们也是同样的感受。当然,这两个人这样做也只是二十几岁时候的样子,也许他们到了三十多岁或许会更siccaly一些,但是我的日本人同事认为,如果是他们现在这样礼貌不好的话,到了三十岁时候也不会达到一个siccaly的水平。

S君说,他知道这是怎么造成的。日本人一般会在“组织”里体验严格的上下级关系。S君说,在日本人的学校教育里,有“部活”你知道么。我说知道一点,是学校里的体育团体的集体活动是吧,他说是的。S君说他在中学和高中大学的时候,在部活里会体验到上下级的严格关系,在礼貌方面有一些成长。高年级学生也就是前辈过来的时候,一定要马上起身,端正姿态鞠躬行礼。S君在说话的同时马上做出一个动作,坐在饭店的座位上,突然挺直腰板,微微低头,说“口尼七蛙”,向我表示出打招呼的样子,也就是他当年在部活的时候遇到前辈时的很恭敬的礼貌动作。然后他说,“部活”也分为许多部门,有体育方面的如棒球篮球跑步等等,也有坐在房间里的如文学围棋诗歌等等,另外还有一类是归宅部,也就是不参加部话放学直接回家。分为三大类就是:体育部,文化部,和归宅部。在这几个类型里,只有体育部里的上下级关系会更为严格一些,稍有不够礼貌,就会被训斥或惩罚。轻的时候会被训斥“声音太小了,大点声再说一遍!”,严重点的就会被要求去做俯卧撑或者操场跑圈儿。在这样的环境下出来的人,对礼貌方面是非常注意的,不敢怠慢的。但是一般来说,只有体育部会有这么严格的上下级礼貌教育,而其他的文化部和归宅部就不会这么严格。所以不进体育部的人的礼貌,或许就会稍微差一些。听到这里,我对他的意见表示赞同,然后我提出两个问题,第一日本学生接受这样部活的时期一般有多长,是只有一两年还是更长,第二,进体育部的学生比例一般会占到多少,是较多还是较少。S君回答我,他本人在初中高中和大学,都有参加体育部的部活,加在一起有接近十年吧,也就是说他个人接受体育部部活的时间还是很长的。关于体育部的参加比例,他所经历的学校里,初中时有一半人进体育部,高中时有二成,大学时大概有百分之五。也就是说,经历体育部的人越来越少了,也许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导致越来越多的日本年轻人没在部活里受教育,导致礼貌方面做得不够好吧。我说,原来如此,非常感谢你的信息。

S君说,他会参加部活去接触前辈,去打工接触店长接触客人,都是提高能力的机会。我曾经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有去拉面店和饮食店打工,那段经历使我得到的锻炼和提高是震撼性的,所以我深有同感,明白他的意思。当时我没有做更多谈论,但是事后我考虑的事情是这样的。他们可以在“高中大学的时候”就会去做事与年长的人去接触,在这个过程中去见识去模仿去被教育,从而使他们可以更早地变得更成熟一些。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只是在“大学毕业开始工作之后”才接触年长的人,我的这种受动成长时期就比他们晚了一些。如果我们也可以早点时间去接触的话,或许还能更好一些。

Chapter 3.

然后谈到了面试的话题。我现在公司的一位前辈,曾经讲过这样一个关于面试的事情。有一段时间公司业务量略多,需要招聘一位派遣社员来做一些制图方面的工作。于是通过派遣公司,介绍了一些应聘者过来,我的这位前辈负责面试,当时对于来的第一位应聘者,前辈问他,你对工作内容有什么样的希望。应聘者说,想要做设计。然后前辈再问,比如说什么样的设计呢。应聘者没有第二句话了,还是木然而低沉地说,想要做设计,表情和说话的样子也不明朗。这样的话,前辈就没法采用这个人。后来又面试了几个人,从后面的人里选了一名。

这个故事里,那位不合适的面试者,他的问题在于两点,第一,回答问题表情样子不好,使人觉得如果让他进来公司里一起做事的话,恐怕不够和谐。第二,只说一句话,想要做设计,这是不够理想的,还应该准备一些展开的话题,比如说想做汽车方面或者加工机械方面的设计,或者加一些根据,比如说以前学过设计觉得自己可以投入进去,等等。对于S君你来说,就是要参考这两点,一方面注意面试时的表情,当然这方面你做的很好了,另一方面,平时留心积累一些相关谈话素材,面试的时候可以说出一些相关的东西,这样会更好一些。

然后,我给S君讲到,我在进入第二家公司时,去面会社长的时候被说到“失败”,并提到关于这件事情的分析和反省和改善(具体请参考第25话)。

然后我对他说,公司通过面试进行招人,目的是把工作完成。你看一下刚才的那份打印件,第20话里面第一张图(下图)。这里可以看出,完成工作,最下面的出发点是两点,一个是自身的知识技术水平,另一个是自身的communication能力。要把这两点做好,并且表现出来,才能够让面试人员更容易信服,容易接受。

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所考虑的事情是,一个是希望“将来把工作交给他的时候能不能顺利完成别出什么问题,即使有mistake也要在能够控制范围之内”;一个是不希望“到截止时间之后才发现完成度不达标”;一个是希望“可以容易交待工作别弄得给他讲事情的时候花时间特别长”;一个是不希望“和他在一起进行工作时他的言谈举止会使人感觉不好”。如果这几个方面,你能给人感觉你做得没问题,那么公司还是希望接收这样的人一起工作的。

面试中在陈述的时候,要记得“把对方给捎带上”。比如说,S君你去面试的时候,人家提问,你会不会英语。S君回答我说,“会一些日常对话,对语言学习很有兴趣”。我对他说,这样回答也可以,同时也可以进一步说,“英语可以达到日常对话的水平,同时,因为自己可以把中文学好,所以如果在工作中需要英文,自己也会很快下功夫提高的。”然后,最重要的一点是,再加一句“并且能够去把工作顺利完成。”这是重要的,就是说,说话的时候不是只说自己的事情,最终要把话题落到对方那里,说出来和对方有关系的事情,这样才好。因为对方的思维,一般也是放在他们自己那一边,最终集中在“招人过来之后工作会不会被顺利完成”。所以你在谈话的时候也要向着对方的思维去努力,这样让对方觉得自己的思维得到了配合,感觉会好很多。身边的一些中国学生,有一大部分的倾向是说话是只说围绕自己的事情,如果你能够有所区别,就会被留下更好的印象。

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也会去考虑,读到这些面试注意事项的人,或许会进行一些参考。但是我其实并不想这样简单地介绍所谓的面试技巧。因为“找工作”,是一个“过程积累——最后一步”的事情。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努力吸收一段时间之后,最后一步注意技巧获得Offer,是这样一个过程。但是有时候有些学生会是,平时不注意努力积累,只在面试时注意技巧,单纯通过一时的表现来获得机会,这样其实对公司招人来说,并不是一件被期待的事情。

Chapter 4.

S君说他前几天进行了论文的预答辩,在发表的时候,他会注意自己发表的时间,把自己的发表时间控制在三四分钟,然后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教授进行点评。而有的同学,则会说上很长时间。他说,这是不是一种“不会读空气”的表现(日语里的“空気読めない”,意思是做事时对周围的注意不够)。我说,这是“在那之前”的问题,这些学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天然呆,做事情没有计划性,不会去想,不会去计划时间,到了发表时间就开始顺流而下地发表,没去考虑时间的问题。另一种情况是,每个学生的发表问答总时间是固定的,如果自己发表时间短,那么老师提问的时间就会长,但是自己没有准备好,害怕老师提问过多而回答不好,所以就故意发表时间长,不给老师留提问的时间。S说,这也是一种有计划的作战方式吧,我说是的,当然这么做并没什么好的效果,只是“因为自己事前做事不够而躲避现实”而已。

我对S君说,我有时候会在行业展会上作发表,上台后第一件事是把手机打开,翻倒秒表那一页,点击开始进行计时,才开始发表。在途中,会注意看看时间,对照自己的PPT内容量,来把握时间,如果讲得太快了,度过的时间太少,就多说几句话;如果讲得太多了,而后面还有很多内容,就加快语速。最后提前两三个页面的时候,安排好剩下的时间,控制时间在29分50几秒的时候,结束发表。S君说,了不起。我说,前面你说的同学的情况,有两个point,一个是有没有计划性,一个是有没有对全局的配虑。当然了,这些点你做的都很好,如果你的那些大学同学也能提高,那就更好了。

然后我们谈到了中国学生的communication,我说,中国学生的交流方式中,往往有更大的比例更愿意指摘。他问原因是什么,我说也许这是一种初级水平的思维方式,用相互贬低的语言会给自己带来一点微小的成就感,另外就是开开玩笑觉得比较有趣。相比之下,日本的communication会稍微好一些,是一种相互协力的思考和表达方式。一种是互相打压互相否定的谈论方式,另一种是互相促成互相follow的表达方式,应该是后者的效果会稍微好一些。我心里感受到的是,这帮日本人,跟他们聊天,他们会顺着你的话题进行谈论(extend other’s words),我可以逐步递进说得比较深一些,以前文章里的T桑,和眼前这位S君,都是这样的类型,跟他们聊天可以聊出很多东西。S君问我,那么中国学生的communication怎样可以变得更理想一些呢。我说,单纯地对他们说,应该怎样怎样,有时候也是没有效果的,或许只有在“日本的文化环境里”才会体验到那种思维方式。但是另一方面,即使去到日本的文化环境里,也不是就“一定会学习到那种方式”。去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与日本人接触之后,有四分之一会认为日本人是傻子,有四分之一会意识到日本的优良之处,有四分之一则是意识不到,如果告诉他他才会意识到那个好处。要做的是,分辨出那能听懂的四分之一的类型,可以去认识交往。

我说,我在日本感觉到,在社会里进行communication的时候,社会人会有社会人的一套问答逻辑体系,“这样提问”就应该大致会有“这样的回答”,“那样说话”接下来是“要等待一下或者进行那样的衔接”,等等。如果你的回答不在套路之中或者偏差较大,就会被减分。还有,谈话时社会人会去看人的说话表情语气神态眼神语速。一旦觉得你达不到这套标准,也会给你减分。比如面试新毕业生或者与刚去日本的中国留学生谈话,提出问题后对方回答,有时候就会感觉对方回答的答案是错位的,没有回答到点子上,这样就不够好。当然,这些问题对于你来说并不存在,虽然你没有在公司正式工作过,但是你谈吐已经足够siccaly了,和你谈话的时候,你的回答几乎没有错位的情况,这样你在公司里做事,也将会是比较顺利的。另外,面试时要能说出点东西,一方面要积累,一方面要多和社会人说话,积累说话经验度。

我问S君在这边遇到的中国人里面有没有比较成熟的类型,他说有的,遇到过一个日语翻译,大三大四就开始出来到日资企业里面做事情,毕业后也马上就职,谈吐都是很成熟的。我在此感叹,我以前也遇到过比较成熟的日语翻译人员,也是大三大四出来当导游的,这或许可以归纳解释为,他们在大学的后半段就开始接触了社会,或者说接触了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办事方式表达方式并且愿意去学习吸收之,从而使他们自身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想想我在大三大四的时候,就在自习室图书馆或者本班级专业教室里面听课看书背题考试做实验写报告写论文了。如果那个时候也能够早点接触社会人的话,或许也会更成熟一些。

当时谈的话题主要有以上这些,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反省的地方。我们点菜的时候点了一份酱大骨,上菜的时候给每人发了两只薄塑料手套。但我在戴手套的时候,考虑到还要夹菜夹饭,所以我觉得只有左手戴上手套就好了,右手没有戴。事后证明,这种做法是不好的,因为吃骨头的时候很多时候需要去掰骨头,右手还是要去接触骨头的。结果就是吃完骨头时,我的右手也搞了很多油在上面。后来S君拿出他的答辩论文时,我不得不去洗手间,把手上的油洗掉,再把手擦干晾干,然后才能接过他的论文看一眼。

这种戴手套不戴全的做事倾向,在日语里叫做“中途半端”,就是做事做得不透溜,不彻底,导致的结果就会不好。我在工作中有时也会有这种做事的倾向,比如修改文档的时候,只修改了文档正文,觉得页眉页脚不会有人注意就不去修改,结果给领导看的时候被指出错误。再有,在第24话里面,我修改文档的时候,那个“资料2份”的歧义问题,我注意到了,也修改了,但是没有修改彻底,结果被客户指摘了。这个事情需要改正。而S君,则是正常地两只手都戴了手套,集中吃骨头,吃完后再摘掉手套夹饭夹菜。可以说做事比较彻底。这是一个我值得我去注意去学习的地方。

吃过饭之后,S君对我说,今天与子子先生进行谈话,度过了有意义的时间,非常感谢。我说哪里哪里,和你这样siccaly的选手聊天,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日语siccaly的意思比较长,请参考第16话里面4月7日的日记)




@声明:用户在本网站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如内容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推荐
  • 男人的沟通靠“说”,女人的沟通靠“感受”

    男人的沟通靠“说”,女人的沟通靠“感受” 男人认为有不满就要说出来,对方才能知道,不必猜来猜去;而如果不把不满说出来,对方便无从改善,所以表达不满是为了点醒对方、解决问题,是一种善意沟通的桥梁。 女人是不习 ...

  • 错误的交流方式3:你期望进行长时间的交谈

    错误的交流方式3:你期望进行长时间的交谈 男人的谈话既实际又有目的,所以当你进入闲聊状态时,他就会尽力找借口中止你们的谈话。男人是以音节为单位来思考和谈话的。这就是男女两性的基本差别之一。女人用谈话作为两人 ...

  • 留学也有“毒”

    留学也有“毒” 不过,不只是文艺作品有“毒”,留学也有“毒”。 婚恋交友网站百合网,有一个专门的心理研究部门。部门里的心理专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分析,对比同样是硕士学历的女会员,看看有过留学经历的和没有过留学 ...

  • 这样做,才能避免再次分手

    很多人在经历过爱的创伤之后,很多时候,只是为了找到缺失的一点爱,因为不甘心,因为念旧,不舍得放手,却会经历再一次地分手。那么,怎样做才能避免再次分手呢? 一项社科机构的研究数据表明,在一对情侣初次分手后,如果其 ...

  • 对不懂你感受的男人,与其对着干不如试试这一招

    1 健康的亲密关系是建立在互相尊重、权利平等的基础上的,还需要关照对方的情绪和需要,以及欣赏对方身上的特点和品质。 当然,健康的亲密关系还要容得下争吵、发脾气和意见有分歧。 学员阿霞找到我的时候,满腹怨气,将心 ...

  • 再次进入新感情后,如何避免重蹈上一段的覆辙?

    曾经有一位老学员小卿,她的问题是与丈夫两人经常因为一点小问题就引发争吵,用她的话说: “老师,我觉得我们结婚这三年,除了前半年没怎么吵架以外,后来几乎是天天闹矛盾,一直到现在,我看他处处不顺眼,他看我也是哪里都 ...

  • 这样做让他后悔,对你再次表白 !

    01 当小作精遇上钢铁直男 我叫莉莉,今年33岁。我和男朋友完全属于互补的两种类型。 我家境中上,自己名下也有几套房,他是工薪阶层。我做事雷厉,毕业没几年就已经当上了公司的主管,他比较喜欢安逸,我心直口快脾气急,他 ...

  • 我用了这3招,让分手男友再次“沦陷”了(逆袭)

    在咨询中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 “我家世好,工作好,身材也很好,很多人追,为什么他不爱我?” “他说我是他遇到的最好的女孩,但是就是不适合结婚,这么说是什么意思,耍流氓吗?” “他出轨了,出轨的是个小妖精也就算了 ...

  • 春节家里老人同时生病 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不是我们家,是亲戚家!感觉这个年都过不好了,还好春节,其他长辈还能帮衬下堂哥堂嫂都是独生子女,公公年前中风,躺在床上需要有人照顾,然后岳母骑电瓶车摔了,肋骨骨折也要躺着,老人的各自配偶年纪大了,还有慢性病 过年 ...

  • 同事参观深圳仓库的感受

    今年第二次来深圳了,因公开会,参观学习了深圳仓库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公司的出发点无疑是以深圳仓库为模板,让各分部主管参观学习完毕后按这个模式对仓库进行现代科学化地管理,争取客户最大满意度,为以后扩展和深入挖掘 ...

  •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