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流:流动分析和节拍时间

首先,节拍时间典型地是在一个较长时间里确定的,而不是在一个班次、一天或一个星期等短时间里确定的。丰田典型的做法是,以月为单位来评估节拍时间,并在每10天进行一次调整评估(tweaking review)。然而,有些工厂可能会以更低的频率来调整他们的总体节拍时间,尽管在其产品组合中的不同型号可能会较为频繁地调整节拍时间。

其次,在TOC的瓶颈和TPS的定拍工序之间,有基本的差别,尽管他们经常被误解,混为一谈。相似的地方是,TPS和TOC一样,也要努力识别和打破瓶颈。但是,TPS并不是让瓶颈工序来确定整个价值流的节拍。毕竟,瓶颈可能是由于各种问题原因而存在——设备故障频繁,质量不良,换模时间较长,等等。为什么我要选择一个存在这些问题的工序去决定我的整个价值流的流动方式呢?当然,我必须对付这个存在问题的工序(瓶颈),而对此也有很多的技术可以应用,但是我不会让它来确定我整个产品流动的步调(节拍)。

最后,在《学习观察》中,我们介绍价值流图析方法时忽略了设备布局问题。相信我,精益企业研究院和《学习观察》的作者们都知道,有一个叫做布局的东西存在,而且布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价值流图析刻意地延迟了对布局问题的考虑,直到首先进行了其他的观察和决定之后。原因是,许多制造管理者和工程师倾向于立刻跳到搬设备的行动中去,而那是花费时间、金钱和其他资源的,而且经常导致错误发生。通常的情况是,在现有布局下由一个流动的方式。首先要对它进行观察,考虑生产的速度,现行的流动状态如何,哪里的流动应该更理想些?尝试着首先在不花一分钱的情况下进行创造性的思考,这将会迫使我们关注整个系统,关注我们正在使用的方法。然后,再进行你关于布局问题的分析(这当然是重要的,但并不是《学习观察》中介绍价值流图析方法的重点。)

哦,是的,有人提出了一个关于流水线型生产单元里瓶颈工序的问题。TPS永远不会将运行时间和换模时间混在一起讨论,但我看到一个帖子里,有人说“为了简单起见”而这样做。其中的关键原因,从TPS的观点看,是要削减换模时间,以使得能进行更加频繁的换模,以此来减少生产批量。因此,简单的做法,TPS将会从理论产能、需求(一段时间的)开始考虑,确定在这些参数约束下可以进行的换模次数,然后可能会确定运行模式,或者另行开发与上游、下游工序的协同方式。(没错,针对这些问题,也都有些数学方法可以用。)

价值流图析和各种不同的精益价值流分析工具确实存在于传统的工业工程学科里,就像在你们的讨论中提到的那样。他们主要是在已有工具的基础上不断进化的结果,但相比于之前存在的工具,这里也有重要的创新。之前的“流程图”工具关注的是“流程”,就像工具名字所揭示的那样,而价值流图析则关注于物料流和信息流的相互依赖上。其他在工业工程领域里常用的一些图示工具忽略了信息流——而因此导致的结果是,不能形成一个物料流和信息流的集成系统,显然既不能实现目视化,也不能被实现。这个将生产看做物料流和信息流集成的系统来理解的观点,是丰田生产方式的重要创新。而一张忽略了信息流的价值流(或流程)的图纸,只不过是随机地记取了一些音符的乐谱而已——你知道这些音符是什么,却不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弹奏这些音符。

但这些对于价值流图析的要点来说,都显得次要,那也与我们推荐用手工的方式绘制价值流图的原因联在一起。要点并非是,“绝对最优的产品流”是由手工计算出来的。当然不是!难道美国制造业现在面临的中心问题是缺少足够的排队算法吗?又或是,我们需要的是另一个更大、更好的软件包吗?用手工的方式来创建和绘制的价值是,它迫使绘图者去看,去观察,去尝试真正地看到价值流里正在发生的事情,而不仅仅是在单独的工序层面。

许多数学家已经给我看了他们的算法,号称是可以实现“整个系统里更好的物料流动速度”,比丰田公司的拉动系统更好。我给他们的回答总是一样的,“也许是那样的,但是你完全没有抓住要点。”要点更多的是观察和学习。可以肯定的是,这不会像拥有一套新软件,能“自动地蹦出正确的答案”那样,听起来令人着迷。事实是,不存在“正确的答案”。可以有的答案是,我们,作为制造业的实践者和领导者,要做出确定,领导我们的队伍进行真正的学习,了解我们的价值流到底如何运转的。我们并不缺乏制定理论化的理想模型的能力。我们缺乏的能力是集体进行改进和创新,并在事情发生错误时进行恰当反应。

《学习观察》是一个提出该需求的尝试。当然,《学习观察》不是一个完全的答案,来回答如此大的问题。但也许它是一个开始。再次重复,这就是该书标题的来由。你绘制一幅图,是的,你根据自己的观察来绘制这幅图。那就是重要的部分,而不是图本身。重要的部分是,努力真正观察到在发生的状况。像《学习观察》书中案例呈现的那样,关注点是在工厂的大门到大门层次上进行观察。那样,你将可以运用这幅图去设立一个愿景,并根据一份计划来管理。
@声明:用户在本网站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如内容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阅读
  • MSA测量分析的基本要求

    量具 拟执行测量系统分析的量具必须经过计量确认合格,同时其分辨力应至少能直接读取被测特性预期过程变差或公差范围的1/10。 d≤6σ总/10;或 d≤Tolerance/10 评价人 执行测量作业的人员,均应经过必要的量具使用、维护训练 ...

  • MSA测量分析的

    第一阶段 验证测量系统是否满足其设计规范要求。主要有两个目的: (1)确定该测量系统是否具有所需要的统计特性,此项必须在使用前进行。 (2)发现哪种环境因素对测量系统有显著的影响,例如温度、湿度等,以决定其使用之空间 ...

  • 自我成长,从给自己的时间标价开始

    “春江水暖鸭先知”。 事物的变化,都是有规律和根源的。 不会无缘无故发生。 个人的成长,首先发源于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 学会标价 时间是有价值的。 这个毫无疑问,可是放在个人身上,女女会忽视时间价值。 ...

  • 高效管理时间的九个方法

    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它是承载一切价值实现的基石,因此管理好时间,让它发挥最大的价值,在事业成功的路上至关重要。时间也是最昂贵而稀有的资源,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地规划利用时间,做好自己时间的主人 ...

  • 全球顶级时间管理方法,你都知道哪些

      1.将公司报表文悲原稿与资料的纸张统一起来   最近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大多具备便捷的功能,复印机自动送稿(ADF),即背功能之因此,不必再费事地一张张换稿,一次次按键。即使不在一旁看着,也无所谓,可以大大的节省 ...

  • 企业管理:必看的5个经典案例与分析

    一、华背的研发管理:以研发背驱动,创新背核心 作背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华背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研发管理。华背坚持将年度营收的至少10%投入研发领域,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在研发团队管理上,华背实施了“狼性文化 ...

  • 管理者要懂取舍!有4种员工,不值得你去花时间

    领导者需要不断思考,如何启发团队自发性学习,培养突破困境的决断力,但也很容易陷入希望所有成员都有优异表现得不实际画里。过画曾绞尽脑汁,试图引导团队中每位成员都具备正确价值观、超强企图心、优异的判断与解决问题能 ...

  •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之人力资源规划(二)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之人力资源规划(二) 公众号 201 ...

  • 这五类面试分析工具,助你应对考官疑难杂症

    MBA提前面试进行了不到1/3,重头戏还在后面。今天来带大家了解一些女用的分析工具/框架,助你更加全面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甚辱决问题,也能在面试中无往不利。 PEST分析模型 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宏观环境又称一 ...

  • 招聘工具之——履历分析技术

    履历分析,是通过对评价者的个人背景、工作与生活经历进行分析,来判断其对未来岗位适应性的一种人才评估方法。 近年来这一方式越来越受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视,被广泛地用于人员选拔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使用个人履历 ...

  •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